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叶尖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5 13:24  浏览次数:1453
内容摘要:水稻叶尖干枯发黄多为水稻叶尖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不同生育期引起水稻叶尖干枯发黄的主要原因也不相同,苗期和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施肥不足或施药不当以及虫害等是导致水稻叶尖干枯最主要的原因,要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判断,方可对症治疗解决问题。一、水稻叶尖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水稻苗期叶尖干枯发黄(1)田间缺肥水,施肥不足①缺氮型发黄:发黄部位从老叶片的尖端开始,然后逐渐由根茎叶蔓延到叶心,最后蔓延至整株秧苗成黄绿色;更严重时,叶片从边缘向内发黄,生长极为缓慢,远看秧苗一片黄色。②缺钾型

水稻叶尖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回答水稻叶尖干枯发黄多为水稻叶尖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不同生育期引起水稻叶尖干枯发黄的主要原因也不相同,苗期和分蘖期受害最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施肥不足或施药不当以及虫害等是导致水稻叶尖干枯最主要的原因,要结合田间实际情况判断,方可对症治疗解决问题。

一、水稻叶尖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水稻苗期叶尖干枯发黄

(1)田间缺肥水,施肥不足

①缺氮型发黄:发黄部位从老叶片的尖端开始,然后逐渐由根茎叶蔓延到叶心,最后蔓延至整株秧苗成黄绿色;更严重时,叶片从边缘向内发黄,生长极为缓慢,远看秧苗一片黄色。

②缺钾型发黄:水稻生长缓慢、矮小,分蘖少,叶片挺直;新生叶片呈暗绿色且无光泽,下部老叶尖端首先发黄,有大小不等的赤褐色斑点,逐渐由叶脉向基部扩展,最后整株叶片变成赤褐色,有的甚至枯死,此类属于典型的缺钾赤枯病。

(2)气温过低

长时间遭遇低温或日照不足,水稻秧苗腐烂,田间蓟马肆虐都会造成水稻叶尖干枯发黄。

2、水稻分蘖期叶尖枯黄

(1)施肥:分蘖期是水稻生长发育旺盛的时期,需要较多的磷肥及钾肥,此时若施肥不足,将会导致水稻叶尖干枯发黄。

(2)药剂:使用除草剂或其它药剂不当,导致叶片上有残留,也会导致叶尖干枯。

(3)虫害:蓟马、稻飞虱等害虫肆虐,危害秧苗,或胡麻叶斑病及水稻干尖线虫病为害初期等也会引起水稻叶尖枯黄。

(4)积水:水稻田间积水太深或田间暴晒时间过长,也会引起水稻叶尖干枯。

3、水稻拔节孕穗期叶尖枯黄

(1)钾肥供应不足或高温干旱一般是引起孕穗期叶尖干枯发黄的主要原因。

(2)除草剂或其他药剂使用不当以及高温喷药。

(3)长时间遭遇低温或田间积水。

(4)纹枯病、水稻心腐病或细菌性褐斑病、条斑病、霜霉病等。

4、水稻抽穗灌浆期叶尖枯黄

施肥不足量,肥水管理不正确,纹枯病、水稻叶尖枯病、水稻干尖线虫病、叶鞘腐败病或稻飞虱等病虫害影响通常都会造成叶尖干枯发黄。

二、水稻叶尖干枯如何采取防治措施

1、采用人工采田或轻度晒田的方法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2、加强种子的检测,以防带入无病区。

3、高秆的和叶长披软的品种比较容易染病,应选取籼稻中的扬稻3号、4号,3037,南农3005,兴籼1号等比较抗病的粳稻品种。

4、适当增加磷钾肥和硅肥等有机肥的量。分蘖后期要适度晒田,保持田间的干度和湿度,不宜太湿或太干,栽培亦不能过于密集。

5、适当用药剂防御治疗。药剂处理种子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种24小时,效果良好。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ml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0-75g,每亩兑水60L喷雾。40%禾枯灵还可兼治稻曲病、云形病、鞘腐病、紫秆病等真菌病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叶尖干枯,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00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水稻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