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小麦种子的休眠与打破方法,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0:04  浏览次数:1387
内容摘要: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影响小麦种子休眠的因素很多,而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方法有:种子的干湿交替处理法,热干燥法,日晒处理法,变温处理法,化学药剂处理法,干燥储藏法,低温层积法,种子的后熟法等。一、小麦种子的休眠与打破方法1、种子休眠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以保持物种不断发展与进化的生态特性。种子休眠对于植物延续种和物种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对于农业生产而言

小麦种子的休眠与打破方法,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回答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影响小麦种子休眠的因素很多,而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方法有:种子的干湿交替处理法,热干燥法,日晒处理法,变温处理法,化学药剂处理法,干燥储藏法,低温层积法,种子的后熟法等。

一、小麦种子的休眠与打破方法

1、种子休眠

种子休眠通常是指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仍不萌发(发芽)的现象,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抵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以保持物种不断发展与进化的生态特性。种子休眠对于植物延续种和物种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休眠的种子发芽力降低,会严重地影响田间出苗率。影响小麦种子休眠的因素很多,虽然有些因素的机理还不太清楚,但是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提高发芽率。

2、打破小麦种子的休眠方法

(1)种子的干湿交替处理法

用自来水浸泡1天后,吸去表面多余的水分,20℃左右使其干燥,反复2-3次即可播种。

(2)热干燥法

加热干燥的方法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常用的温度为30-40℃,干燥3-5天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发芽率,45℃干燥7天也可以提高小麦的发芽率,但是在此温度下干燥要使种子的含水量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同时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3)日晒处理法

日晒处理刚收获的种子,通过日晒的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种子的含水量,还可以打破休眠。将小麦种子摊成3-5厘米厚的波浪型薄层放到晒场上,日晒的时间为5天左石。

(4)变温处理法

通过低温和高温的处理,解除休眠明显,一般变温为5-10℃低温处理18小时,20-25℃高温处理8小时,处理时间为1周。

(5)化学药剂处理法

小麦种子可以用1.5%双氧水处理1天来打破休眠,用0.02%的赤霉素处理也可以打破休眠。

(6)干燥储藏法

收获后不急于播种的小麦可以在室温、干燥的条件下储藏,一般储藏一到数月就可以播种。

(7)低温层积法

小麦种子混合水苔、砂、蛭石和泥炭土等介质,在5-10℃温度下,层积时间一般为2-3天,能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

(8)种子的后熟法

新收获的种子虽然已经达到了形态上的成熟,但是还需要时间的生理后熟,包括种胚发育完全、物质的累积和转化的完成等,要求收获的小麦降低含水量(14%以下)后,在常温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放置一到数月,可以完成小麦的后熟。

二、小麦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1、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部位

(1)细胞质基质是小麦种子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2)线粒体是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2、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

(1)关于小麦种子二氧化碳的排放场所,根据植物的细胞规律,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胞质基质是小麦种子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线粒体是小麦种子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小麦种子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呼吸方式排放二氧化碳。

(2)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呼吸作用,把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能提供能量和细胞合成的物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麦种子的休眠与打破方法,种子产生二氧化碳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3970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小麦种子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