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趴秧了怎么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5:30  浏览次数:1459
内容摘要: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是水稻的分蘖盛期,人们通过间接式灌溉法浅灌能够保证水稻的根系进行良好的呼吸,从而促使水稻的稳产和高产几率。同时在收割水稻的前一周也要对水稻进行放水处理。对于趴秧的水稻应该通过喷施叶面肥、排水、预防虫病、避免扎稻把等措施来弥补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一、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1、一般情况下,种植户会在水稻分蘖盛期将田地中所剩下的积水全部都排干,因为水稻分蘖盛期的这个时间段是给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接着种植户还需要在大概晒凉一周后继续对水稻进行灌溉的处理。这个操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根系的呼吸,这也

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趴秧了怎么办

回答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是水稻的分蘖盛期,人们通过间接式灌溉法浅灌能够保证水稻的根系进行良好的呼吸,从而促使水稻的稳产和高产几率。同时在收割水稻的前一周也要对水稻进行放水处理。对于趴秧的水稻应该通过喷施叶面肥、排水、预防虫病、避免扎稻把等措施来弥补水稻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一、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

1、一般情况下,种植户会在水稻分蘖盛期将田地中所剩下的积水全部都排干,因为水稻分蘖盛期的这个时间段是给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接着种植户还需要在大概晒凉一周后继续对水稻进行灌溉的处理。这个操作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根系的呼吸,这也是促使水稻达到稳产、高产以及提高水稻质量的一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用间接式灌溉法对水稻进行浅灌。

2、进行灌溉处理之后,还要加大对田埂的检查力度(主要是为了检查田埂的坚固程度),接着结合水稻苗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施加分蘖肥、穗肥,并且要时刻做好防治害虫入侵水稻的工作,以防水稻因为意外因素而导致产量的下降。

3、最后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在收割水稻的前一周也要对水稻进行放水处理。

二、水稻趴秧了怎么办

1、水稻趴秧的弥补措施

(1)喷施叶面肥

通过喷施叶面肥,从而来添加水稻叶片的功用期。因为趴秧的水稻大多都是根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所以水稻吸肥吸水的能力产生下降,这个情况下添加叶面肥能够最大限制的来弥补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

(2)排水

为了保证趴秧倒伏的水稻透气爽水,同时可以最大限制应用好下层稻穗。应该立刻对这些田块进行排出积水的处理,同时对这些田块也要坚持以偏干灌溉为主。

(3)预防虫病

促进水稻生长和水稻前期灌浆结实,种植户需要及时监测和预防病虫对水稻的危害,对纹枯病、二化螟和稻瘟病应该做到重点防范。

(4)避免扎稻把

避免水稻根茎的折断,形成二次损伤。乳熟期发作趴秧倒伏的水稻,在扎稻把后挽回损害的效果并不分明,所以不倡导扶稻把。

2、预防水稻趴秧

(1)水稻种类的选择

为了加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种植户要优先选择株高矮、叶片上挺、株型紧凑、茎秆细弱的高产优质水稻种类。

(2)生长时水份的管理

为了防止水稻趴秧倒伏,种植户需要根据水稻的不同时期来进行不同程度的晒田。生育期4次,分蘖前期露田2-3天,分蘖末期需要重晒,抽穗前5天和齐穗期轻晒。

(3)水稻虫病的防治

种植户需要增强对水稻的虫病防治,做到及时、对症、高效的统防统治 。

(4)培育壮秧

需要规范化育苗,严格按照壮秧规范停止苗床管理,稀播育壮苗,完成壮集体健群体目的。

(5)对水稻合理施肥

种植户需要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无机与无机相结合,控氮降磷增钾,合理搭配氮、磷、钾,前氮后移。

(6)应该合理稀植水稻

为了有利于通风透光、茎叶组织强健,加强对虫病的抵抗才能和强茎秆的抗倒才能,种植户需要构建合理的群体构造,保证强健的根系和叶片光协作用面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放水的最佳时期,趴秧了怎么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368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水稻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