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蛋鸡防疫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8:18  浏览次数:476
内容摘要:了解各种疫苗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措施,这对疫苗免疫达到最佳的效果非常重要。保证鸡舍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将会对免疫产生干扰和影响。准确掌握本养殖场父代鸡和母代鸡的疫源情况和本地疫源情况,制定本场的免疫计划和程序。一、蛋鸡防疫注意事项1、要了解各种疫苗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疫苗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凡无批准文号及过期的、无生产厂家的、保存不当的疫苗坚决不使用。2、鸡场应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措施,对疫苗免疫达到最佳的效果非常重要。鸡体只有在卫生清

蛋鸡防疫注意事项

回答了解各种疫苗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措施,这对疫苗免疫达到最佳的效果非常重要。保证鸡舍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将会对免疫产生干扰和影响。准确掌握本养殖场父代鸡和母代鸡的疫源情况和本地疫源情况,制定本场的免疫计划和程序。

一、蛋鸡防疫注意事项

1、要了解各种疫苗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本场的疫苗。疫苗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凡无批准文号及过期的、无生产厂家的、保存不当的疫苗坚决不使用。

2、鸡场应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和饲养管理措施,对疫苗免疫达到最佳的效果非常重要。鸡体只有在卫生清洁的条件下,才能对接种的疫苗产生强免疫的反应。

3、准确掌握本场鸡父母代的疫源情况和本地疫源情况,结合起来对本场的鸡病史做出实验室诊断的确切结果,综合起来制定本场的免疫计划和程序。

4、在免疫的过程中,要保证鸡舍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将会对免疫产生干扰和影响。

5、在免疫结束后,要及时的对免疫容器进行消毒,以免疫源扩散,同时要将疫苗生产厂家、名称、批准文号及接种日期,免疫方法、稀释浓度、免疫后的反应等记入免疫记录本。

二、蛋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转群

按时接种、驱虫。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蛋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油苗加活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入笼后建议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公斤体重,或使用阿福丁(虫克星)拌入料中服用。转群、接种前后在料中应加入多种抗菌素、维生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

为了适应蛋鸡体重的增加、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对钙的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饲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饲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一倍量多种维生素。这个时期应当取消限制饲喂的方法,让鸡自由采食。在开灯期间要保证槽中始终有料。

3、增加光照时间

农村专业户养鸡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在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两周增加光照30分钟,直到产蛋率达到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或16小时为止。如果鸡群体重较轻,发育较慢,可以在增加喂料的同时推迟到20周龄增加光照时间。在产蛋期间光照的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

产蛋鸡最适合的温度是13℃-23℃,冬季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夏天最好能保持在30℃以下。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5、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1)蛋鸡入笼后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如氟哌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每4~5周投药一周,以预防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肠炎等。

(2)定期在饲料中额外添加倍量多种维生素,以适应鸡的产蛋需要和减轻各种应激反应,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3)加强卫生管理,执行合理的免疫程序,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密切注意产蛋率的上升幅度是否符合标准,密切注意外界环境对鸡群的任何微小影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蛋鸡防疫注意事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34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蛋鸡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