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母猪难产怎么助产,母猪早产十天如何处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23:32  浏览次数:1255
内容摘要:1、驱赶助产:母猪出现难产时,可以将母猪从产房里面赶出去,然后在分娩舍过道中运动约10分钟,这样能达到调整胎儿姿势的目的。2、按摩助产:助产者双手手指并拢、伸直,放在母猪胸前,依次由前向后用力按摩母猪下腹部的乳房区,直到母猪出现努责并随着按摩时间延长逐渐增强时,就可以变换助产姿势。3、药物催产:催产药可选择缩宫素,肌肉或皮下注射2-4毫升,每隔30-45分钟注射1次。一、母猪难产怎么助产1、驱赶助产(1)当母猪出现难产时,可以将母猪从产房中赶出,然后在分娩舍过道中驱赶运动约10分钟,这样可以调整胎儿姿势。

母猪难产怎么助产,母猪早产十天如何处理

回答1、驱赶助产:母猪出现难产时,可以将母猪从产房里面赶出去,然后在分娩舍过道中运动约10分钟,这样能达到调整胎儿姿势的目的。2、按摩助产:助产者双手手指并拢、伸直,放在母猪胸前,依次由前向后用力按摩母猪下腹部的乳房区,直到母猪出现努责并随着按摩时间延长逐渐增强时,就可以变换助产姿势。3、药物催产:催产药可选择缩宫素,肌肉或皮下注射2-4毫升,每隔30-45分钟注射1次。

一、母猪难产怎么助产

1、驱赶助产

(1)当母猪出现难产时,可以将母猪从产房中赶出,然后在分娩舍过道中驱赶运动约10分钟,这样可以调整胎儿姿势。

(2)然后再将母猪赶回产房中进行分娩,效果会比较好。

2、按摩助产

(1)当母猪生产每头仔猪的时间间隔较长或子宫收缩无力时,可以进行按摩法助产。

(2)常用的助产方法:助产者双手手指并拢、伸直,放在母猪胸前,由前向后均匀用力按摩母猪下腹部的乳房区,直到母猪出现努责并随着按摩时间延长逐渐增强时,变换助产姿势。

(3)一手还是和原来一样的姿势按摩,另一只手变为按压侧腹部,有节奏、有力度的向下按压腹部逐渐变化的最高点。

(4)实际助产时,如果手臂酸痛可两手互换按压,随着按摩进行,母猪努责的频率也会不断加强,最后将仔猪排出体外。

3、药物催产

(1)经产道检查,如果确诊产道完整畅通是因为子宫阵缩努责微弱导致的难产时,可采用药物进行催产。

(2)催产药可选用缩宫素,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2-4毫升,每隔30-45分钟注射1次。

(3)如果想要提高缩宫素的药效,也可以先肌注雌二醇10-20毫克或其他雌激素制剂,再注射缩宫素。

(4)产仔胎次过多的老龄母猪或难产母猪使用缩宫素没有效果,可以肌肉注射比赛可灵、毛果芸香碱或新斯的明等药物(5-8毫升/头)。

二、母猪早产十天如何处理

1、母猪早产10天可以让仔猪内服人工盐10克、粉剂龙胆酊6-15克,给母猪投喂稀粥加鸡蛋食盐。喂奶时一定要用手扶着仔猪的下颚,将仔猪嘴对准奶头让其喝奶,注意一定要让1个仔猪固定吃1个乳头。一般在正常情况下母猪早产6-7天左右猪仔是可以存活的,早产10天及以上的小猪就会很难存活。

2、如果母猪的营养水平过低,一定要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这样可以防止猪过瘦导致母猪早产。维生素的供给一定要全面,份量要足,在饲喂多种维生素时可按正常饲喂量的1.5倍进行提供,以预防母猪早产。一定不能饲喂有刺激性异味或霉变饲料,冬季要用温水拌料。

3、一定要按要求给母猪群注射细小病毒和乙型脑炎疫苗,后备母猪和后备公猪在配种前1个月就要注射细小病毒疫苗,母猪分娩后或配种前2个星期注射,种公猪每半年注射1次。后备公、母猪每年4月底至5月初可以注射乙型脑炎疫苗,头胎母猪一定要注射,2胎母猪也尽量药注射,3胎以上可以不注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母猪难产怎么助产,母猪早产十天如何处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88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母猪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