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育肥牛怎么喂长得快,育肥牛什么品种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9:37  浏览次数:788
内容摘要:1、育肥前期:饲料搭配上以优质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食盐,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从进场第3-4天起可以饲喂精料,每天喂1.5-2公斤。2、育肥中期:增加各种饲料的喂给量,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1%,精料日喂量为3-4公斤,粗饲料自由采食。3、育肥后期:增加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减少蛋白质饲料。4、饲喂方法:每天在固定时间饲喂2-3次,每次1.5-2个小时,饲喂次序为先粗后精,即先喂干草,再喂酒糟、精料、饮水。一、育肥牛怎么喂长得快1、育肥前期育肥前期,也就是架子牛转入强化育肥的适应期。这时期在饲料搭配上以优质粗饲料为主

育肥牛怎么喂长得快,育肥牛什么品种好

回答1、育肥前期:饲料搭配上以优质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食盐,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从进场第3-4天起可以饲喂精料,每天喂1.5-2公斤。2、育肥中期:增加各种饲料的喂给量,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1%,精料日喂量为3-4公斤,粗饲料自由采食。3、育肥后期:增加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减少蛋白质饲料。4、饲喂方法:每天在固定时间饲喂2-3次,每次1.5-2个小时,饲喂次序为先粗后精,即先喂干草,再喂酒糟、精料、饮水。

一、育肥牛怎么喂长得快

1、育肥前期

育肥前期,也就是架子牛转入强化育肥的适应期。这时期在饲料搭配上以优质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食盐,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从进场第3-4天起可以饲喂精料,每天喂1.5-2公斤,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2%。

2、育肥中期

育肥中期时长大约50-60天,此时育肥牛已经逐渐适应各方面的条件,采食量有所增加,生长速度加快。应增加各种饲料的喂给量,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1%,精料日喂量为3-4公斤,粗饲料自由采食,以满足牛高速生长的需要。

3、育肥后期

育肥后期时长大约30-45天,此时育肥牛的脂肪沉积加强,应增加日粮中的能量饲料,减少蛋白质饲料。通常日粮蛋白质含量为10%,精料日喂量应在5公斤以上。待育肥结束时,牛的体重要达到450-550公斤才出栏。

4、饲喂方法

育肥牛每天在固定时间饲喂2-3次,每次1.5-2个小时。饲喂次序为先粗后精,即先喂干草(玉米秸秆等),再喂酒糟、精料、饮水。饲喂量不可任意增减,应根据每头育肥牛应供给的营养来确定饲料量。冬季在每天喂饲前后各饮水1次,中午再饮1次水。夏秋季除按冬季的饮水次数外,增加1次夜间饮水。

二、育肥牛什么品种好

我国育肥牛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秦川牛、延边黄牛、三元杂交牛和乳肉兼用品种。这几种牛性能各有千秋,其中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鲁西黄牛和利木赞牛较好。

1、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两者特点的典型品种,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肌肉丰满,四肢结实,难产率低,成年公牛的平均体重为800-1200千克、母牛为650-800千克。

2、夏洛莱牛

夏洛莱牛为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具有肌肉发达、骨骼结实、四肢强壮、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等特点,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6月龄公犊可达250千克、母犊210千克,日增重可达1400克,屠宰率一般为65-70%。

3、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为山东地方良种牛,性情温顺,耐粗饲,体驱粗壮,腰背宽平,形体结构匀称、紧凑,前驱肌肉发达,适应性强,产肉率较高,肉质鲜嫩,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

4、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是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以生产优质肉块比重大而著称 ,骨较细,出肉率高。成年公牛平均体重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产肉性能高,集约饲养条件下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体重可达480千克。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育肥牛怎么喂长得快,育肥牛什么品种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870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