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吊丝虫成虫什么药才能杀死,吊丝虫和菜青虫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5 14:35  浏览次数:1471
内容摘要:应用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选用5%氟虫脲乳油,或5%定虫隆)乳油,或5%伏虫隆乳油均用1000-2000倍液。吊丝虫分布在中国各地区,主要危害油菜、甘蓝、白菜、青菜花、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吊丝虫南方循环危害,四季不断,常年发生11-12代,以3-6月及9-11月为两次高峰期。一、吊丝虫成虫什么药才能杀死1、使用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成虫期时防治效果比较小。可以使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或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或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均用1000-200

吊丝虫成虫什么药才能杀死,吊丝虫和菜青虫的区别

回答应用药剂防治应掌握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选用5%氟虫脲乳油,或5%定虫隆)乳油,或5%伏虫隆乳油均用1000-2000倍液。吊丝虫分布在中国各地区,主要危害油菜、甘蓝、白菜、青菜花、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吊丝虫南方循环危害,四季不断,常年发生11-12代,以3-6月及9-11月为两次高峰期。

一、吊丝虫成虫什么药才能杀死

1、使用药剂防治一定要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2龄期,成虫期时防治效果比较小。可以使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或5%定虫隆(抑太保)乳油,或5%伏虫隆(农梦特)乳油均用1000-2000倍液;在幼虫2-3龄期可用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10%虫螨腈悬浮剂1500-3000倍液,或用50%杀螨隆(宝路)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20%丙溴磷乳油500倍液防治

2、吊丝虫分布在中国各地区,主要会危害油菜、甘蓝、白菜、青菜花、萝卜、花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低龄幼虫仅食叶肉,留下表皮,而且还会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斑,也就是“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吃成网状,仅剩下叶脉。一般在苗期会经常集中心叶危害,影响包心,在留种株上会危害嫩茎、幼荚和籽粒。

3、吊丝虫在南方可以循环危害,四季不断,常年发生11-12代,主要以3-6月及9-11月为两次高峰期,没有明显越冬现象。成虫一般是昼伏夜出,白天会栖息在植株荫蔽处或杂草丛中,日落后就会开始活动,有一定趋光性;成虫产卵期能长达10天,卵散产于叶背近主脉处。

二、吊丝虫和菜青虫的区别

1、卵

(1)小菜蛾的卵比较扁平,呈椭圆状,颜色为浅黄绿色,表面比较光滑,略有光泽,卵长为0.5毫米,用肉眼基本看不到。

(2)莱青虫的卵一般是直直的站立在叶面上,呈弹头状,初产时呈乳白色,后为橘黄色,表面有竖条纹,卵长1毫米,卵散生。

2、幼虫

(1)小菜蛾的幼虫呈黄绿色,中间比较粗,两头比较尖细,身体分节明显,腹部第4-5节膨大,背上有黑点组成的U字型花纹,身体上有黑色的刚毛,幼虫非常活跃,遇到惊扰时会马上快速扭动、倒退、翻滚或吐丝下垂(故称吊丝虫)。

(2)菜青虫的幼虫主要是青绿色,背部中间有黄色的细线,身体两侧分布两排小黄点,幼虫不活跃,遇到惊吓会出现假死。

3、茧

(1)小菜蛾的外被呈灰白色透明薄茧包裹,透过茧可见体,体表光滑,呈椭圆形,初期呈淡黄绿色,羽化时变成褐色。

(2)莱青虫是裸蛹,中间膨大隆起,两头比较细窄,头部和胸部有明显的凸起,体纺锤形,绿色至棕褐色。

4、成虫

(1)小菜蛾的成虫体长为6-7毫米,触角丝状并有白褐相间的条纹,翅尖翘起很像鸡尾,翅面呈灰褐色,翅上长着3个灰白色的斜方块,成虫一般昼伏夜出。

(2)菜青虫的成虫体长为15-20毫米,前翅顶端为灰黑色,雌蝶前翅上有两个黑斑,雄翅前翅有一个黑斑,成虫主要以睛暖的中午活动旺,夜间和风雨天会经常躲在隐藏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吊丝虫成虫什么药才能杀死,吊丝虫和菜青虫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86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吊丝虫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