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孵化丰年虾温度20度能成功吗,丰年虾的特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58  浏览次数:1160
内容摘要:孵化丰年虾温度20°C能成功。1、温度:丰年虾卵在7-30°C的范围内均可孵化,孵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盐度:不同种类的丰年虾卵,孵化时对盐度要求不同,孵化前将卵放置于淡水中浸泡30-60分钟,使脱水的卵充分吸水,然后将卵移入盐度为3%的人工海水中进行孵化。3、酸碱度:丰年虾卵孵化适宜的酸碱度为PH8-9。4、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丰年虾的孵化影响很大,不充气时孵化密度为0.1克/升。一、孵化丰年虾温度20度能成功吗孵化丰年虾温度20°C能成功。1、温度丰年虾卵在7-30°C范围

孵化丰年虾温度20度能成功吗,丰年虾的特征

回答孵化丰年虾温度20°C能成功。1、温度:丰年虾卵在7-30°C的范围内均可孵化,孵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盐度:不同种类的丰年虾卵,孵化时对盐度要求不同,孵化前将卵放置于淡水中浸泡30-60分钟,使脱水的卵充分吸水,然后将卵移入盐度为3%的人工海水中进行孵化。3、酸碱度:丰年虾卵孵化适宜的酸碱度为PH8-9。4、溶解氧: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丰年虾的孵化影响很大,不充气时孵化密度为0.1克/升。

一、孵化丰年虾温度20度能成功吗

孵化丰年虾温度20°C能成功。

1、温度

丰年虾卵在7-30°C范围内都可以孵化,孵化速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加快,孵化最适温度为25-30°C。

2、盐度

(1)不同种类的丰年虾卵,孵化时对盐度的要求都不同。

(2)孵化前可以先将卵放在淡水中浸泡30-60分钟左右,使脱水的卵充分吸水,然后再将卵移入盐度为3%的人工海水中进行孵化。

(3)调制人工海水时一定要使用海盐,因为海盐里面含有的离子种类比较多,对幼体破壳有利。

3、酸碱度

丰年虾卵孵化的适宜酸碱度为PH8-9,因为与孵化有关的活性物质酶在PH8-9左右活性最大。

4、溶解氧

(1)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丰年虾的孵化影响非常大,不充气时孵化密度为0.1克/升较好,充气时孵化密度为0.5克/升左右。

(2)孵化时要注意密度一定不能过大,否则卵彼此间会争夺氧气而导致缸氧,影响孵化。

5、光照

丰年虾卵被海水浸湿后,短时间的光照就可以促使卵发育,提高孵化率,所以休眠卵的孵化最好。

二、丰年虾的特征

1、丰年虾主要有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即孤雌生殖)两种繁殖形式,这两种繁殖方式都可以产下卵胎生的无节幼虫或直接进行排卵,在直接排卵情况下,所产的卵又分夏卵和冬卵两种。夏卵产出后在水中可以迅速孵化为无节幼虫,跟母体直接产下的卵胎生无节幼虫差不多,冬卵是休眠卵,一般要在丰年虾的生存环境有较大变化时,比如降温,海水比重上升(水分蒸发,盐度越来越高),食物缺乏等,这样丰年虾才会产下休眠卵。

2、休眠卵有厚的卵壳,可以忍耐恶劣的环境条件,一般不会在水里面直接孵化,需要经过一定滞育期后重新回到水中才能孵化。大部份丰年虾休眠卵为浮水性,采集比较方便,丰年虾种群就是用这种方式抵抗恶劣环境,然后把后代以休眠卵的形式保护起来,直到环境恢复正常后才孵化。

3、丰年虾在盐度100/1000以上会产生直径约200-280微米的休眠卵,俗称为耐久卵,耐久卵一般呈灰褐色,有非常坚硬的外壳。它一般漂浮在水面或悬浮在水中,可以在水底污泥中渡过缺氧、寒冷、干燥等恶劣环境,在干燥及无氧的情况下,可保存数年之久,直到浸泡于海水中,壳内胚胎代谢被激发才会孵化。丰年虾是雌雄异体,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卵生及卵胎生两种,在高盐度及低溶氧等较差环境下会卵生,这样就能形成耐久卵,在低盐度、高溶氧下的情况下,受精卵会直接发育成无节幼虫。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孵化丰年虾温度20度能成功吗,丰年虾的特征”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77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