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黄胸鼠的特点有哪些,黄胸鼠和褐家鼠如何鉴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8 19:05  浏览次数:1370
内容摘要:1、整体特点:体躯细长,体长13-15cm,体重75-200g。2、各部位特点:头骨较小,吻部较短,门齿孔较大,鼻骨较长,尾部长度与身体长度相等或更长,耳朵长而薄,后足细长,第一上臼齿的咀嚼面有三横嵴,而第二上臼齿和第三上臼齿的咀嚼面第一列横嵴退化。3、毛色特点:背毛为棕褐色或黄棕色,腹毛为灰黄色,胸部毛色为黄色(比腹毛更黄),偶尔有一块白斑。一、黄胸鼠的特点有哪些1、整体特点黄胸鼠体躯细长,体长约为13-15cm,体重约为75-200g。2、具体各部位特点(1)黄胸鼠尾部鳞片发达,呈环状,细毛较长,其与

黄胸鼠的特点有哪些,黄胸鼠和褐家鼠如何鉴别

回答1、整体特点:体躯细长,体长13-15cm,体重75-200g。2、各部位特点:头骨较小,吻部较短,门齿孔较大,鼻骨较长,尾部长度与身体长度相等或更长,耳朵长而薄,后足细长,第一上臼齿的咀嚼面有三横嵴,而第二上臼齿和第三上臼齿的咀嚼面第一列横嵴退化。3、毛色特点:背毛为棕褐色或黄棕色,腹毛为灰黄色,胸部毛色为黄色(比腹毛更黄),偶尔有一块白斑。

一、黄胸鼠的特点有哪些

1、整体特点

黄胸鼠体躯细长,体长约为13-15cm,体重约为75-200g。

2、具体各部位特点

(1)黄胸鼠尾部鳞片发达,呈环状,细毛较长,其与身体相比,更长或相等。

(2)耳朵长而薄,往前拉能够遮盖住眼睛。

(3)后足细长,超过3cm。

(4)雌鼠一共有5对乳头,其中腹部有3对,胸部有2对。

(5)头骨较小,吻部较短,门齿孔较大,鼻骨较长,眶上嵴发达。

(6)第一上臼齿的齿冠前缘处有带状隆起,臼齿咀嚼面有三横嵴,而第二上臼齿和第三上臼齿的咀嚼面第一列横嵴退化,仅剩下一个内侧齿突,第二、第三横嵴在第二上臼齿沿明显,第三上臼齿则已愈合,呈“C”形。

3、毛色特点

黄胸鼠的背毛为棕褐色或黄棕色,混杂有黑色,腹毛为灰黄色,两处之间的毛色没有明显界线。胸部毛色更黄,偶尔有一块白斑。尾巴为黑褐色,前足背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

二、黄胸鼠和褐家鼠如何鉴别

1、体型

(1)褐家鼠为中型鼠类,体型大小与黄胸鼠类似,但是黄胸鼠的体型相较于褐家鼠更加瘦小、细长.

(2)褐家鼠雄鼠体长约为133-238mm,体重约为133g,雌鼠体长约为127-188m,体重约为106g。黄胸鼠体长约为130-150mm,体重约为75-200g。

2、雌鼠乳头数

褐家鼠雌鼠的乳头为6对,而黄胸鼠雌鼠的乳头为5对。

3、外观特点

(1)褐家鼠的尾巴明显要比身体短,而黄胸鼠的尾巴比身体要更长。

(2)褐家鼠的耳朵短而厚,而黄胸鼠的耳朵大而薄。

(3)褐家鼠的前后足背毛为白色,而黄胸鼠前足背中央毛为暗褐色,周围呈白色。

4、头骨

褐家鼠的头骨要比黄胸鼠的大,同时褐家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基本平行,而黄胸鼠头骨左右两侧的颞嵴呈弧形。

5、繁殖能力

褐家鼠的妊娠期为22-24天,性成熟时间为75天,平均妊娠率为21.4%,平均胎仔数为8.8只,每年妊娠次数为4.32次,每年产仔数量为38.7只。而黄胸鼠的妊娠期为20-22天,性成熟时间为68天,平均妊娠率为28.6%,平均胎仔数为6.2只,每年妊娠次数为5.42次,每年产仔数量为33.6只。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黄胸鼠的特点有哪些,黄胸鼠和褐家鼠如何鉴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752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黄胸鼠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