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养驴的养殖技术,是如何繁殖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0 13:25  浏览次数:1570
内容摘要:1、选择良种:选择体型匀称、四肢健壮、腰背平直、发育迅速的品种。2、圈舍建设: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方便、无噪音、无污染、避风向阳、水电供应方便的地方建设圈舍,并配备好食槽、照明工具、排水沟等设施。3、饲养管理:饲喂以干、硬、脆的农作物秸秆为佳,搭配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小麦麸皮等。4、日常管理:做好卫生、消毒等工作,并让驴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5、疾病防治:严格执行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一、驴的养殖技术1、选择良种选择体型匀称、四肢健壮、腰背平直、发育迅速、抗病力强、遗传性好的适合本地区养殖的品种。

养驴的养殖技术,是如何繁殖的

回答1、选择良种:选择体型匀称、四肢健壮、腰背平直、发育迅速的品种。2、圈舍建设: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方便、无噪音、无污染、避风向阳、水电供应方便的地方建设圈舍,并配备好食槽、照明工具、排水沟等设施。3、饲养管理:饲喂以干、硬、脆的农作物秸秆为佳,搭配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小麦麸皮等。4、日常管理:做好卫生、消毒等工作,并让驴保持一定的运动时间。5、疾病防治:严格执行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驴的养殖技术

1、选择良种

选择体型匀称、四肢健壮、腰背平直、发育迅速、抗病力强、遗传性好的适合本地区养殖的品种。以良种驴改良本地驴,用其杂交后代来培养是最佳选择。注意要到正规的养殖基地购买种驴,来源不正的驴最好不要进行购买。

2、圈舍建设

驴的圈舍应选在地势平坦、排水方便、无噪音、无污染、避风向阳、地面干爽、水电供应方便的地方,以圈厩养殖为好。一般的圈厩以上能挡雨、下可遮风即可。圈舍内要做好配套设施,如食槽、照明工具、排水沟等,地面要有一定的坡度。圈舍搭建完成后注意做好消毒工作。

3、饲养管理

驴属食草性动物,以干、硬、脆的农作物秸秆为佳,如玉米、谷子、豆蔓等质地较硬的秸秆,切忌饲料不可半干半湿、折之不断,否则会影响驴的消化,同时辅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小麦麸皮等。可于每天早、中、晚各喂一次,以晚饲为主。饲喂时,可先饲喂单草,让驴吃得足够饱了再饲喂一些混合草。

4、日常管理

驴在生长过程中要做好卫生清理工作,驴舍、饲槽、水槽每日都有清扫、涮洗干净,每隔10-15天可用3%的来苏儿消毒驴舍。天冷时应尽量让驴多晒太阳,天热时则要及时降温,加强通风,以防中暑或食欲减退。每日应保证驴有1小时左右的运动,并对驴进行几次身体刷拭,既能刺激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表运动,又可驱除虱、螨等体外寄生虫,促进体表健康。

5、疾病防治

驴比起马、牛等家畜更耐粗饲,抗病力也较强,但这并不等于就不生病。尤其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要严格执行“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更要注意环境卫生,防止疫病发生。生长过程中每年一般要打3次疫苗,分别在春、夏、秋季,具体可以根据兽医的提示,按照具体的时间进行统一接种。

二、驴如何繁殖的

1、驴主要通过交配繁殖后代,集约养殖还可采用人工授精法。当生长到12-15个月时,驴的生殖器官已基本发育完全,母驴开始正常发情,并排出卵子,公驴有性欲表现,具有繁殖能力,也就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后,驴会继续发育,待到一定年龄和体重时方能配种。母驴的初配年龄以3岁、达成年体重90%时为宜,公驴一般到4岁才能正式配种使用。

2、母驴发情接受配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称为妊娠。从妊娠起到分娩止,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这段时期称为妊娠期。妊娠期一般为348-377天左右,平均为360天,最多大概需要1年半左右的时间。

3、驴属于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一般在每年3-6月份会进入发情旺期,7-8月份时发情会减弱,延长至深秋时才会进入乏情期。母驴发情比较集中的季节被称为发情季节,这一季节也是发情配种比较集中的时期,在气候适宜和饲养管理好的条件下,母驴可常年发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驴的养殖技术,是如何繁殖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73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