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养殖场怎么降温,养殖场如何消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4 19:20  浏览次数:688
内容摘要:1、降低密度: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禽畜自身产生的热量。2、改善设施:在圈舍上方覆盖遮荫网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或加宽屋檐、搭建凉棚。3、使用降温设备:在圈舍内安装电风扇,或配置湿帘降温系统,或不定时向圈舍内喷水。4、调整投喂时间:在凉爽的时间段内投喂饲料,中间要少喂勤添。5、提供饮水:随时为牲畜提供清洁、凉爽的饮用水,水中可添加藿香正气液。一、养殖场怎么降温1、降低密度适当减少畜禽的养殖密度,以控制它们自身产生的热量,这样可达到降温效果。2、改善设施在圈舍上方或周围覆盖遮荫网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或加宽屋檐

养殖场怎么降温,养殖场如何消毒

回答1、降低密度:降低养殖密度,减少禽畜自身产生的热量。2、改善设施:在圈舍上方覆盖遮荫网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或加宽屋檐、搭建凉棚。3、使用降温设备:在圈舍内安装电风扇,或配置湿帘降温系统,或不定时向圈舍内喷水。4、调整投喂时间:在凉爽的时间段内投喂饲料,中间要少喂勤添。5、提供饮水:随时为牲畜提供清洁、凉爽的饮用水,水中可添加藿香正气液。

一、养殖场怎么降温

1、降低密度

适当减少畜禽的养殖密度,以控制它们自身产生的热量,这样可达到降温效果。

2、改善设施

在圈舍上方或周围覆盖遮荫网等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或加宽屋檐、搭建凉棚,这样可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

3、使用降温设备

(1)增设湿帘降温系统,或在圈舍内安装电风扇,不定时向圈舍内及其顶部喷水、喷雾。

(2)直接对牲畜的身体喷水,降低其体温。喷水或喷雾时要确保通风,避免舍内过于闷热。

(3)若养殖规模较大,可配置发电设备,并做好避免意外停电的措施,防止影响到降温工作的实施。

4、调整投喂时间

(1)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有助消化、适口性好的物质,比如复合维生素B、1-3%油脂、活性酶等,这样可提高畜禽的食欲。

(2)于早上、晚上较凉爽时投喂饲料,中间要少喂勤添,让牲畜维持一定的采食量即可。

5、提供饮水

(1)对水箱采取遮阳、隔热措施,随时为牲畜提供清洁、凉爽的饮用水。

(2)在饮用水中添加藿香正气液、“十滴水”等药物,这样可增强防暑降温的效果。

(3)在水中添加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微量元素(铬、硒、锌)、电解质(碳酸氢钠、氯化铵)、有机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等物质,这样可有效减轻、缓解热应激。

二、养殖场如何消毒

1、取10-15公斤过筛的草木灰,兑水35-40公斤并拌匀,然后持续煮沸1小时,期间补充被蒸发的水分即可,煮沸后可用溶液对圈舍、墙壁、食槽、运动场进行消毒。

2、向2.5-3公斤清水中添加5公斤石灰块,待石灰块变成粉状后即可用来对运动场、舍内地面进行消毒。

3、向47.5-40公斤清水中添加2.5-10公斤漂白粉,拌匀后配制成5-20%的混悬液,此时可用来对圈舍、饲槽、排泄物做消毒处理。

4、向5公斤清水中添加5公斤石灰,待石灰变成糊状物后再次加水40-45公斤(现配现用),此时便可用来对圈舍、场地做消毒处理。

5、在295-391毫升清水中添加1000毫升酒精(浓度为95%),配制成浓度为75-70%的溶液,此时可用来对皮肤、针头、体温计做消毒处理。

6、向47.5公斤清水中添加2.5公斤来苏尔液,拌匀后可用来对圈舍、用具、场地做消毒处理(对结核菌无效)。

7、向49公斤清水中添加1公斤火碱,溶解后可配制成2%火碱水,此时可用于猪瘟、口蹄疫、细菌性感染消毒,添加少量食盐还能增强杀菌效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殖场怎么降温,养殖场如何消毒”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67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养殖场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