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禾花鱼养殖方法,和鲤鱼有什么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9:59  浏览次数:2027
内容摘要:1、选择场地:可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做为养殖场所。2、消毒:在放养鱼苗前的半个月,每立方米水用200-250克生石灰进行清田消毒和杀灭敌害。3、放养:如果想要延长禾花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鱼苗可在稻田插秧后15天左右放养。一、禾花鱼养殖方法1、选择场地(1)一定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牢固的稻田做为养殖场所。稻田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至少要1-5亩左右,最适宜的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2)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粘土为宜,保水力和保肥

禾花鱼养殖方法,和鲤鱼有什么区别

回答1、选择场地:可以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做为养殖场所。2、消毒:在放养鱼苗前的半个月,每立方米水用200-250克生石灰进行清田消毒和杀灭敌害。3、放养:如果想要延长禾花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鱼苗可在稻田插秧后15天左右放养。

一、禾花鱼养殖方法

1、选择场地

(1)一定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良好排灌条件且田埂牢固的稻田做为养殖场所。稻田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至少要1-5亩左右,最适宜的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

(2)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壤土或粘土为宜,保水力和保肥力一定要强,不能受旱涝影响。

(3)田间水位必要长时间不能降低,特别是鱼沟、鱼坑里的水一定要经常稳定在所需水层。

2、消毒

(1)放养鱼苗前的半个月左右,每立方米水可以用200-250克生石灰进行消毒和杀灭敌害。等待5-6天生石灰的碱性消失后,再逐渐注入新水。

(2)灌水时必须用40目的网袋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稻田。消毒后7天左右要给稻田施足基肥,大概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水中浮游生物就能大量繁殖,此时可放入禾花鱼苗种,放养的苗种一定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

3、放养

(1)为了延长禾花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可在插秧后15天左右进行放养,这样能大量繁殖生物饵料。

(2)放养时可以以禾花鱼为主养鱼种,鲫鱼、鲢鱼、鲤鱼为混养鱼种。

(2)放养数量一定要根据鱼坑大小、稻田生态条件,以及鱼种规格大小和产量要求确定放养密度。如果是主养禾花鱼一般每亩可投放800-1200尾左右,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亩可放养200-800尾,粗放养殖时放养密度可以小一些。

4、喂食

(1)稻田中含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一般肥度的稻田每亩每天可形成20公斤左右的天然饵量,但如果要使活饵的亩产量达到50公斤以上,则必须投喂饵料。

(2)投饵时一定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并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活动情况,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

(3)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麸和复合颗粒饲料等,投喂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和下午各投喂1次,这样能确保禾花鱼食物的营养均衡。

二、禾花鱼和鲤鱼有什么区别

1、禾花鱼和鲤鱼没有区别在所属类别上,禾花鱼属于鲤形目鲤科,而鲤鱼也属于鲤形目鲤科,因此它们是同一种鱼。但是禾花鱼和鲤鱼的其它品种有一些差异,比如生活环境,禾花鱼一般是生活在稻田里面,但普通的鲤鱼大多是生活在多种淡水流域,河流、池塘、湖泊中。

2、养殖禾花鱼时要注意,养殖稻田里面的水稻品种必须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点。除浅灌或晒田外,稻田里面不能断水,水深保持8cm左右即可。一定要经常检查田埂,防漏防垮,主要检查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发现损坏时一定要马上维修并做好防病防偷工作。

3、一般每过10天左右就要清理1次鱼沟和鱼坑,使鱼沟的水保持通畅,鱼坑能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一定要保证禾花鱼有一个正常的生长环境,每半个月左右可以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二氧化氯0.3克/立方米全池泼洒1次,以预防鱼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禾花鱼养殖方法,和鲤鱼有什么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66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禾花鱼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