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蚂蟥有几种,好不好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1:34  浏览次数:2200
内容摘要:常见的蚂蟥有5种,分别为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菲牛蛭、尖细金线蛭。1、日本医蛭:又叫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2、宽体金线蛭: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3、茶色蛭:又名牛鳖,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呈柳叶形,扁平背部棕绿色。一、蚂蟥有几种1、日本医蛭日本医蛭也叫做医用蛭,身体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为3-5厘米,宽4-5毫米,背面的颜色是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日本医蛭主要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它的行动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

蚂蟥有几种,好不好养

回答常见的蚂蟥有5种,分别为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菲牛蛭、尖细金线蛭。1、日本医蛭:又叫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2、宽体金线蛭: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3、茶色蛭:又名牛鳖,体较宽体金线蛭略小,呈柳叶形,扁平背部棕绿色。

一、蚂蟥有几种

1、日本医蛭

日本医蛭也叫做医用蛭,身体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为3-5厘米,宽4-5毫米,背面的颜色是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日本医蛭主要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它的行动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6-10月为产卵期,冬季蛰伏,再生力很强,如果将其切断饲养,断部还可以再生成新体,日本医蛭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宽体金线蛭

宽体金线蛭的身体比较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米,宽0.8-2厘米,背面的颜色为暗绿色,由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纵线,背中线条较深。宽体金线蛭主要生活在水田、河流、湖沼中,不吸血,主要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小形昆虫、软体动物的幼虫及泥面腐殖质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3、茶色蛭

茶色蛭也叫做牛鳖,身体呈柳叶形,背部是棕绿色,由5条细密的绿黑色斑点组成纵线。腹面为浅黄色,比较平坦,散布不规则的暗绿色斑点,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

4、菲牛蛭

菲牛蛭主要生活在水沟或池塘里,它会吸食人、蓄血液,以脊椎动物血液为主,菲牛蛭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份。菲牛蛭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水温在25-33°C时行动最活跃,它的生长迅速,当水温低于10°C时就会停止活动,藏匿于泥土中或水底部不动。

5、尖细金线蛭

尖细金线蛭的头端特别细小,尤其在身体向前伸展时,十分尖细。它的背部为橄榄色或茶褐色,有5条黄褐色或黄绿色斑纹组成的纵纹,周围有黑色素点。身体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带,腹面为灰色,两侧有黑褐色斑点,但少数腹面无斑点。它的后吸盘特别小,在背面通常只能见到一小部分,平常主要以水蚯蚓和昆虫幼虫为食。

二、蚂蟥好不好养

1、蚂蟥是比较容易养殖的特种养殖品种,而且现在我国养殖蚂蟥的技术也已经很成熟。养殖蚂蟥的场地一定要选择在坐北朝南、背风向阳、排灌水方便的地方,如果养殖规模比较小,可以在投放前1个月先将池内注满水,并添加食醋、尿素浸泡1个月左右,等池壁上长满青苔时就说明池内含碱物质已经被清除了。

2、引进种苗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科研单位或是有过多年养殖经验的蚂蟥场,有条件的也可以自行繁殖,蚂蟥种苗一定要选择个头较大,无伤病、表面光滑,活动敏捷,一般优质的品种,在育种池一米远的地方吹一口气它们都能给出较强烈的反映。可以选择规格在12-20g/条的青年蚂蟥,不要选择规格在35g以上的老年蚂蟥。

3、蚂蟥的抗饥饿能力比较强,投喂1次吃饱之后就可以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半个月都可以不再进食。一般在投放种苗时要同时在池内按80kg/亩的密度投放螺蛳、河蚌,如果幼蛭出茧后出现饲料不够的情况,可以适当的往池内投喂鱼、禽等饲料。也可以每天按5kg/100㎡的比例往池内泼洒熟豆浆,一般1天泼洒3次左右即可。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蚂蟥有几种,好不好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653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蚂蟥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