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鸵鸟苗怎么分公母,鸵鸟苗该如何饲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38  浏览次数:938
内容摘要:1、翻肛检测:雌鸟和雄鸟均有生殖突起,但是雄鸟的阴茎更加粗大,质地较硬。2、染色体检测:雄鸟的性染色体为两条Z染色单体,不含W染色体,而雌鸟的性染色体由Z、W两条染色单体组成。3、外观检测:雄鸟羽毛为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呈现桃红色,而雌鸟羽毛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一、鸵鸟苗怎么分公母鸵鸟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鸵鸟苗怎么分公母,鸵鸟苗该如何饲养

回答1、翻肛检测:雌鸟和雄鸟均有生殖突起,但是雄鸟的阴茎更加粗大,质地较硬。2、染色体检测:雄鸟的性染色体为两条Z染色单体,不含W染色体,而雌鸟的性染色体由Z、W两条染色单体组成。3、外观检测:雄鸟羽毛为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呈现桃红色,而雌鸟羽毛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

一、鸵鸟苗怎么分公母

鸵鸟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1、翻肛检测

翻肛检测时,虽然雌鸟和雄鸟均有生殖突起,但是雄鸟的阴茎更加粗大,质地较硬。

2、染色体检测

雄鸟的性染色体为两条Z染色单体,不含W染色体,而雌鸟的性染色体由Z、W两条染色单体组成。

3、外观检测

鸵鸟成年后,外观上有一定的变化。其中雄鸟羽毛为黑白色,翅羽及尾羽为纯白色,颈部稀疏的细羽中裸露出蓝灰色或桃红色皮肤,大多数公鸟在颈部裸毛下缘还有一圈白毛,上嘴壳及双腿前缘及两趾背部鳞片会呈现桃红色,并且体形较雌鸟大。而雌鸟全身羽毛多数为灰褐色,嘴壳及双腿无桃红色。

二、鸵鸟苗该如何饲养

1、喂食

(1)鸵鸟出壳后24小时内应当尽早饮水(水中可以添加0.01%高锰酸钾),然后吃料(精饲料以粉状拌湿喂喂食)。

(2)15日龄以内,每天的喂食次数约为6次,后续减少至每天3-4次。

(3)1-30日龄,每天喂食70g精饲料(粗蛋白含量22-20%)。31-60日龄,每天喂食121-400g精饲料(粗蛋白含量18%)。61-90日龄,每天喂食500-600g精饲料(粗蛋白18%)。除此之外,每天还需要补充不超过精饲料5倍量的青绿饲料。

(4)从3周龄开始,需要在饮水中补充硫酸镁,每10L水中添加5g。

2、管理

(1)0-3日龄,舍内温度保持在35℃左右。3-7日龄,舍内温度保持在34℃。2周龄,舍内温度保持在34-32℃。后续每周温度下降2℃,至9周龄的时候,脱温。

(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左右,多加强通风。

(3)1周龄,每只占地0.2平方米。2周龄,每只占地0.3平方米。3周龄,每只占地0.35平方米。4周龄,如果是舍内,每只占地0.4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0.8平方米。5周龄,如果是室内,每只占地0.5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1平方米。6周龄,如果是室内,每只占地0.6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1.2平方米。7周龄,如果是室内,每只占地0.7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1.5平方米。8周龄,如果是室内,每只占地0.8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2平方米。后续直至90日龄,如果是室内,每只占地2.5平方米,如果是室外,每只占地12平方米。

(4)地面应当铺上不小于10cm厚的沙土,运动场应当铺上吸湿性良好的小石块。

(5)1-8日龄,每天保持20-24小时光照,2-12周龄,每天保持16-18小时光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鸵鸟苗怎么分公母,鸵鸟苗该如何饲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576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鸵鸟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