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20:45  浏览次数:1581
内容摘要: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报道了24个基因型,病毒编码超过150多种蛋白。非洲猪瘟的潜伏期是7天左右,在这一期间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养殖场的饲料、用具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发病猪的精神较差,便秘和拉稀的情况会交替出现,采食量下降,皮肤发白,被毛粗乱。一、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1、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比较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知的基因型有24个,病毒编码已经超过150多种蛋白,其中超过一半的蛋白功能还不清楚。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耐低温,而且它对高温敏感。它在血液、粪便、未熟的猪肉

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回答非洲猪瘟病毒结构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报道了24个基因型,病毒编码超过150多种蛋白。非洲猪瘟的潜伏期是7天左右,在这一期间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养殖场的饲料、用具都要做好消毒工作。一般发病猪的精神较差,便秘和拉稀的情况会交替出现,采食量下降,皮肤发白,被毛粗乱。

一、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

1、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比较复杂,基因组庞大,目前已知的基因型有24个,病毒编码已经超过150多种蛋白,其中超过一半的蛋白功能还不清楚。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比较强,耐低温,而且它对高温敏感。它在血液、粪便、未熟的猪肉制品、腌肉和泔水中可进行长期存活,在冻肉中可存活数年甚至数十年。

2、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一般是7天左右。在这期间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养殖场用的饲料、用具都要进行消毒,爆发病情时要及时封闭养殖场地。一定要定期将养殖场的昆虫消灭,这样可以避免传播病毒,保证投喂的饲料安全健康。

3、发病猪的精神状况非常差,会经常交替出现便秘和拉稀的情况,采食量也会下降,皮肤发白,被毛粗乱。病猪不会马上死亡,整个发病的过程会持续1个月以上。发病的仔猪普遍长势较慢,并且发病的仔猪会长期处于低烧的状态,感染温和型猪瘟的仔猪成活率非常低。

二、非洲猪瘟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1、人员传播

(1)虽然非洲猪瘟病毒对人不会造成危害,也不会传染给人,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人员进行传播。

(2)一般只要是接触过携带有非洲猪瘟病毒的猪产品,那么就有很大可能会导致人员携带病毒进行传播。病毒可以潜伏在人的头发、帽子等各个部位,遇到生猪后就能进行传播。

2、饲料传播

(1)病毒刚开始爆发时,养殖者对病毒的防控意识不是很强,这样就会导致部分病猪肉流入市场,然后通过消费者携带到家庭、酒店饭店的厨房内。

(2)这样会传播到厨房产生的废油水中,有些养殖者会使用废油水作为猪的主饲料,这样就会造成病毒大规模传播。

3、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传播与人员传播的原理一样,一般只要是接触过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交通工具,或者是经过非洲猪瘟疫区的车辆都会有携带病毒的可能。

(2)如果没有做好消毒工作,就会导致非洲猪瘟进行传播。而且交通工具经过的面积比较大,会导致传播情况比较严重。

4、自然生物

(1)虽然我国的养猪业比较发达,但也存在着非常多散养户,农村的散养户对养猪场的管理比较松懈,比如消毒不彻底,生物防控不严密等。

(2)这样会导致很多其它生物,比如老鼠、鸟类等携带猪粪上的病毒,这些动物可能会跑到其它猪场中进行传播,导致非洲猪瘟发生。

5、猪产品传播

(1)猪产品与生猪是导致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方式,大多数地方的养猪户都存在着很多隐性传染源。

(2)通过带病猪产品、消费者、养殖户及市场等各环之间的反复交叉、重叠错位,这样就会导致传播途径多变,加快传播速度。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非洲猪瘟有几种基因型,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56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猪瘟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