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夏天鸡不下蛋怎么办,什么季节下蛋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3 03:24  浏览次数:1698
内容摘要:为了避免母鸡在夏天不下蛋,一定要注意降温防暑,可以在鸡舍周围植树,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加通风换气的强度,鸡舍内喷洒或者屋顶喷水等。一只母鸡每年可产300枚鸡蛋,孵出小鸡的几率为70%以上,雏鸡的抵抗力弱,所以在其孵化出后,一定要禁止外人进出鸡舍。母鸡在产蛋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因为母鸡很胆小。一、夏天鸡不下蛋怎么办1、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而且鸡缺乏汗腺,羽毛很厚,主要是依靠呼吸蒸发和饮水排泄散放体温。如果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呼吸加快,饮水增加,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者停止。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注意给

夏天鸡不下蛋怎么办,什么季节下蛋多

回答为了避免母鸡在夏天不下蛋,一定要注意降温防暑,可以在鸡舍周围植树,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加通风换气的强度,鸡舍内喷洒或者屋顶喷水等。一只母鸡每年可产300枚鸡蛋,孵出小鸡的几率为70%以上,雏鸡的抵抗力弱,所以在其孵化出后,一定要禁止外人进出鸡舍。母鸡在产蛋期间要保持环境安静,因为母鸡很胆小。

一、夏天鸡不下蛋怎么办

1、由于夏季天气比较炎热,而且鸡缺乏汗腺,羽毛很厚,主要是依靠呼吸蒸发和饮水排泄散放体温。如果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呼吸加快,饮水增加,食欲减退,产蛋减少或者停止。所以在炎热的夏季一定要注意给鸡进行降温防暑,一般可以在鸡舍周围种植树木,这样能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加通风换气的强度,鸡舍内也要喷洒水或者屋顶喷水等。农村散养的鸡可在早晨天气比较凉爽时使其采食饮水,在清晨3-4点开灯喂饲料和饮水,让鸡吃上一天总采食量的一半,白天可以采用撒喂法诱导蛋鸡白天多采食。

2、一只母鸡每年可产大约300枚左右的鸡蛋,平均孵出小鸡的成功率为70%以上,小鸡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在雏鸡孵化出来后,一定要禁止外人进出鸡舍。鸡笼跟鸡舍的环境都需要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持雏鸡的存活率。产蛋鸡从16周龄时就会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母鸡的体重会增长,生理上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3、母鸡在产蛋期间一定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因为母鸡比较胆小,受到惊吓后会导致产蛋量降低或产畸形蛋。所以在日常进行喂料、喂水、打扫卫生、捉鸡、拣蛋等工作时,都一定要放轻动作,避免发生很大的声响,影响母鸡产蛋。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5°C左右,以20°C为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蛋率。

二、鸡什么季节下蛋多

1、母鸡在夏季产蛋比较多,因为夏季比较暖和,光照时间长,所以产蛋量较多,产蛋鸡一般从16周龄起就会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母鸡不仅体重会出现增长,生理上也会发生很大变化。鸡的产蛋量会受光照影响,一般光照时间比较长时,几乎每天都可以产蛋。光照时间缩短时,母鸡就会逐渐停产。

2、母鸡在冬季寒冷时一般不下蛋,母鸡产蛋适宜的温度是15-18°C左右,当外界气温升高或者下降时,会导致产蛋量出现下降,当气温下降到0°C或者零下时,母鸡会停止增长,下蛋数量也会减少甚至停止下蛋。在冬天时母鸡需要多吃一些饲料维持自身能量,如果没有喂饱,母鸡在冬天就会长期处于半饥不饱的状态,这样也会出现停产现象。

3、鸡的产蛋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从小鸡出壳养到120天左右开始产蛋,140天时会有50%以上的鸡下蛋。从140天算起,再加上365天,差不多就是500天左右。外界环境对鸡的产蛋周期有一定影响,在人工条件下外界环境会比较稳定,因而周期比较规律,连产长,问歇时间短,所以产蛋多。在自然环境下,一般春季是产蛋旺期,连产性长,所以产蛋也比较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夏天鸡不下蛋怎么办,什么季节下蛋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53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