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养对虾的水质调水方法,对虾和明虾有什么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1 19:47  浏览次数:851
内容摘要:1、ph偏低: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水,或使用氢氧化钠或小苏打进行调节。2、ph偏高:每亩池塘使用1-2kg滑石粉或者是使用0.5-1kg明矾进行调节。3、溶氧量调控:合理使用增氧机以及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增氧剂,同时定期进行换水。4、氨氮调控: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3g活性炭,吸附氨氮。一、养对虾的水质调水方法1、ph偏低(1)将旧水排出,注入新水,重复2-3次。(2)每隔15天左右,泼洒生石灰水(ph低于7.8时,每亩池塘使用5-15kg生石灰)。(3)如果水体ph下降过快或者是过低,使用氢氧化

养对虾的水质调水方法,对虾和明虾有什么区别

回答1、ph偏低: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水,或使用氢氧化钠或小苏打进行调节。2、ph偏高:每亩池塘使用1-2kg滑石粉或者是使用0.5-1kg明矾进行调节。3、溶氧量调控:合理使用增氧机以及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增氧剂,同时定期进行换水。4、氨氮调控: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3g活性炭,吸附氨氮。

一、养对虾的水质调水方法

1、ph偏低

(1)将旧水排出,注入新水,重复2-3次。

(2)每隔15天左右,泼洒生石灰水(ph低于7.8时,每亩池塘使用5-15kg生石灰)。

(3)如果水体ph下降过快或者是过低,使用氢氧化钠或小苏打进行调节(需要进行充分稀释),少量多次均匀泼洒。

(4)进行增氧,控制还原型物质生成。

2、ph偏高

(1)注入新水。

(2)使用滑石粉进行调节,每亩池塘使用1-2kg左右(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5-2.5g滑石粉,可以使水体ph降低0.5-1)。

(3)每亩池塘使用0.5-1kg的明矾,全池泼洒。

(4)如果水体ph过高或上升过快,可以使用盐酸或醋酸,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如果是盐酸,一般每亩池塘用量为300-500ml。

3、溶氧量调控

(1)合理使用增氧机以及增氧剂(比如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及时进行换水。

(2)适当降低池塘有机质含量,减少池塘中的好氧型微生物。

4、氨氮调控

(1)放苗之前,严格进行清塘,减少池塘中的氮含量。

(2)肥水的时候,注意有机肥的使用量。

(3)控制好放养密度,同时选择消化率较高的饵料进行科学投喂。

(4)中后期的时候,每立方米水体使用15-20g的沸石粉或者是2-3g的活性炭,吸附氨氮。

(5)合理使用光合细菌、em菌等活菌制剂。

5、亚硝酸盐调控

(1)开启增氧机或者是使用增氧剂,促使亚硝酸离子向硝酸根离子转变。

(2)利用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加快亚硝酸根离子的转化。

(3)及时进行换水,尤其是底层水和污水。

(4)适当提高水体盐度可以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6、硫化氢调控

(1)将池底多余的淤泥清理干净,同时进行暴晒,改良池塘底质。

(2)及时进行增氧,避免硫化氢的产生和积累。

(3)使用20mg/L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

(4)每亩池塘使用300-500ml双氧水,少量铁屑,可以吸附或沉淀硫化氢。

7、水体透明度调控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5-40cm左右,如果低于20cm,及时换水、加水。如果透明度过大,施加氮肥和磷肥。

二、对虾和明虾有什么区别

1、明虾又叫做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是对虾中的一种,与墨西哥棕虾、圭业那白虾并称为世界三大名虾。

2、对虾可以分为定居型和洄游型,其中定居型主要有日本对虾、宽沟对虾、欧洲对虾、渤海对虾等,栖息于沿岸浅海,白天潜伏于沙底,洄游型主要有中国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等,栖息于河口沿岸混浊海域,作大范围的移动和洄游。

3、对虾的纳精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封闭型纳精囊(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另一种是开放型纳精囊(南美白对虾)。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对虾的水质调水方法,对虾和明虾有什么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522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对虾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