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淡水怎样养对虾,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04 01:41  浏览次数:2533
内容摘要:1、池塘条件:挑选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场所作为养殖场地,放苗前留50厘米水,用生石灰110公斤/亩和茶粕32公斤/亩清塘。2、虾苗放养:在虾苗投放前需要对虾苗进行淡化处理,于傍晚或晴天进行放养。3、养殖管理:投喂应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放苗前在池中加50ppm生盐,之后酌量投放生盐;针对病害,在养殖过程中要有“防重于治”的养殖意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淡水怎样养对虾淡水养对虾,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但密度不能太高。淡水养南美对虾的养殖方法一般如下:1、池塘条件挑选地势开

淡水怎样养对虾,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回答1、池塘条件:挑选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场所作为养殖场地,放苗前留50厘米水,用生石灰110公斤/亩和茶粕32公斤/亩清塘。2、虾苗放养:在虾苗投放前需要对虾苗进行淡化处理,于傍晚或晴天进行放养。3、养殖管理:投喂应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放苗前在池中加50ppm生盐,之后酌量投放生盐;针对病害,在养殖过程中要有“防重于治”的养殖意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一、淡水怎样养对虾

淡水养对虾,可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但密度不能太高。淡水养南美对虾的养殖方法一般如下:

1、池塘条件

挑选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场所作为养殖场地,面积大约2-3亩,泥砂底,水深在2米左右,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并使用铁丝将进出水口堵住。放苗前留50厘米水,用生石灰110公斤/亩和茶粕32公斤/亩清塘,并安装一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2、虾苗放养

在虾苗投放前需要对虾苗进行淡化处理,最好在购买虾苗前几天到育苗场观察其淡化情况,以购买放心苗种。等虾苗长到2厘米后,即可将其投放在养殖池中。放养前一天开增氧机增氧,且在大批苗种下塘前放少量试水。放养对虾的水温要求在20℃以上,可选择在傍晚或晴天进行放养。

3、养殖管理

(1)投喂:应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塘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4次,最好投喂正规厂家的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并适当补充天然饵料。随着天数的增加,不断增加喂食量,让对虾更好的生长。

(2)水质:虾苗虽然为淡化虾苗,但仍然具海水习性,所以要在放苗前在池中加50ppm生盐,之后酌量投放生盐。虾苗放养后一周内保持50厘米水位,之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至水深达160厘米左右。换水每隔4-5天换20%,每隔10到15天施12-15ppm生石灰。

(3)病害防治: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发病率和死亡率虽然比在海水养殖中相对低,但也不应麻痹大意。首先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虾苗,并对虾苗进行PCR检测,看是否携带有病原体,这样可有效防止南美白对虾的苗种退化。在养殖过程中要有“防重于治”的养殖意识,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二、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我国所说的对虾一般指的是东方对虾(明虾),它与基围虾的区别如下:

1、体型区别

东方对虾和基围虾相比,体型上要大一些,就算是比较瘦小的雄虾体积也是远远大过基围虾,更别说明虾当中个头最大的雌虾了。东方对虾一般体长15-20厘米,体重在30-80克之间,重的有半斤重;基围虾一般体长10-15厘米。

2、体表颜色区别

一般东方对虾成长到一定阶段,它的外壳颜色就会有点青灰色,虾身光滑且通透;而基围虾的颜色就会有点偏黄,呈土黄色或棕褐色,虾身有较多黑点,并且在虾脚的部位稍微有点红色。

3、口感区别

东方对虾的肉质相对不如基围虾,吃起来有嚼头,在生活中常见的烹饪方式有盐焗、油焖、烧烤、油炸等;而基围虾的最大特点时壳薄肉肥,它的虾壳较薄,肉质较嫩适合于白灼、煲汤、烧烤等。

4、养殖环境区别

东方对虾是一种海虾,对于养殖环境要求较高,水质、底质以及养殖密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基围虾虽然也是海虾的一种,但对于水体的含盐量要求较低,可以在淡水中养殖,适合内陆养殖,养殖规模也较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淡水怎样养对虾,对虾和基围虾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46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