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如何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8 22:22  浏览次数:677
内容摘要:1、危害:1-3龄幼虫期,幼虫聚集在新生叶片的背面取食,形成半透明的虫孔。4龄期后,幼虫聚集在植株生长点以及嫩叶部位取食(暴食时期),叶片形成长形、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全部吃光,植株死亡。2、防治方法:1-3龄幼虫时期,每亩地使用12g的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或10ml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25-30ml的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兑水40kg稀释喷雾。一、草地贪夜蛾的危害1、为害对象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对象主要包括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玉米、燕麦、小米、花生、大米、黑麦草、高粱、甜菜、大豆

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如何防治

回答1、危害:1-3龄幼虫期,幼虫聚集在新生叶片的背面取食,形成半透明的虫孔。4龄期后,幼虫聚集在植株生长点以及嫩叶部位取食(暴食时期),叶片形成长形、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全部吃光,植株死亡。2、防治方法:1-3龄幼虫时期,每亩地使用12g的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或10ml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25-30ml的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兑水40kg稀释喷雾。

一、草地贪夜蛾的危害

1、为害对象

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对象主要包括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玉米、燕麦、小米、花生、大米、黑麦草、高粱、甜菜、大豆、甘蔗、烟草和小麦等,其中尤以玉米、高粱、小麦更为严重。

2、危害

(1)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作物叶片,导致作物叶片脱落。

(2)当害虫数量较多的时候,草地贪夜蛾幼虫会将种苗以及幼小植株的茎秆咬断。

(3)1-3龄幼虫期的时候,幼虫主要聚集在新生叶片的背面取食,形成半透明的虫孔。4龄期之后,幼虫聚集在植株生长点以及嫩叶部位取食(暴食时期),叶片形成长形的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全部吃光,植株死亡。

(4)除开取食叶片以外,草地贪夜蛾幼虫还会钻入玉米穗为害。

二、草地贪夜蛾如何防治

1、化学防治

(1)低龄低龄幼虫发生期,叶面喷施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25g/L溴氰菊酯乳油1250倍液,或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1000倍液+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1500倍液,或2.4%甲维·苏云金悬浮剂500倍液+25g/L溴氰菊酯乳油1250倍液,7-10天后,继续用药一次。

(2)对于1-3龄幼虫,每亩地使用12g的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或10ml的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25-30ml的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兑水40kg稀释喷雾。

(3)对于4-6龄幼虫,每亩地使用20ml的10%虫螨腈悬浮剂,或60-75ml的20%甲氰菊酯乳油,或30-40ml的10%虫螨·茚虫威悬浮剂,或5g的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兑水40kg稀释喷雾。

2、物理防治

(1)在成虫发生初期的时候,每15-20亩地安装一套太阳能自控多方式高效害虫诱捕器(宫灯I型)、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诱杀成虫(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2-1.5 m)。

(2)在成虫发生初期的时候,每亩地安装3-5套的草地贪夜蛾性诱剂配小船型诱捕器,诱杀成虫(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2-1.5 m)。

(3)成虫发生期时,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每30-50亩安装一盏,距离地面1.5-1.8m),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1)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高峰期时,叶面喷施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50倍液,或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750倍液,或1000万PIB/克菜青虫颗粒体病毒·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75倍液,或1000万PIB/ml苜核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2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500倍液,7-10天后,继续用药一次。

(2)在田中释放草地贪夜蛾的天敌生物,比如夜蛾黑卵蜂、缘腹绒茧蜂、岛甲腹茧蜂等。

4、农业防治

(1)作物收获之后,将田间杂草以及残株清理干净。

(2)与豆类、南瓜、芫荽、苦菜、芸香等作物进行套作。

(3)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玉米长势健壮,从而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抵抗能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草地贪夜蛾的危害,如何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43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飞蛾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