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华人纪念祖先的一个传统节日。其习俗丰富多彩,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会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据说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防寒食冷餐伤身,因此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所以在清明节日中,既有祭奠先人的怀古幽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乐,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
以茶为祭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 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自南朝齐武帝开了以茶为祭的先河之后,逐渐形成一定的形制,并把这一习俗保留了下来。
以茶祭祀,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以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以茶水为祭是最常见的,江南地区大年三十的晚上,还可见到以茶祭祖的传统习俗。大约在傍晚五时左右,家族的长辈(通常是男性长者)备好丰盛的祭品,当然少不了茶水一杯,放在祭桌上。祭祀开始时,一家之主嘴里念念有词,祈祷祖先保佑全家平安、子孙后代成才。祈祷完毕,主人会烧一些纸钱,借此与自己的祖宗对话,最后将茶水泼在地上,希望祖先也能品饮清香的茶叶。
有一些地区祭祀时用干茶及借茶壶象征茶水。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也用干茶。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清廷举行大祭时即有“松萝茶叶十三两”;光绪五年(1879年)岁末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萝茶叶二斤”。
在我国民间历来流传着以“三茶六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祭品的习俗。如在浙江绍兴、宁波等地供奉神灵和祭祀祖先时,祭桌上除鸡、鸭、鱼、肉外,还置杯九个,其中三杯茶,六杯酒,因九为奇数之终,代表多数,以此表示祭祀隆重丰富。另外在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他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以祭祀先人的习俗。而在铁观音的家乡安溪,清明时节,后辈上坟扫墓跪拜先祖,要敬奉清茶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