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意思为:西湖的美景与西施的美丽相当,西湖就像一位美人,一味好的茶叶也像佳人,景美、人美、茶美,其乐融融。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一生爱茶,即使任职赴任或遭贬外放,在烟尘滚滚、饥渴劳顿的漫漫旅途上,也不忘茶,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诗词佳作。
他在赴任徐州任太守时作《浣溪纱》,有这样的绝句: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欲问野人家。”
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描写了他渴茶、思茶、寻茶的情景与心态,叫人心同此感,感同身受,惊叹不已。
苏轼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
“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写杭州白云茶。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新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
口汤发雪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艳,斗取红窗粉面”。
这首《西江月》是写谷帘真泉煎烹的龙焙绝品。
“已过几番春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此首《水调歌头》生动传神地描述了建溪茶叶的采制情景。
更令人叫绝,流传千古的则是推崇福建壑源茶的一首:
“仙山灵草温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把佳茗比作佳人,让人别开生面,啧啧称奇,成为茶的千古佳句。
杭州藕香居茶室将此诗中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与苏轼的另一首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组成了一副茶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奇妙而工整,令人叫绝。
苏轼对茶道很有讲究,对于烹茶饮茶的每一道程序都有独到的看法,并以诗词咏之。
在《试院煎茶》中,“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遶瓯飞雪轻”,是对以沸水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 水的沸腾程度的观察,细致入微,活灵活现。
苏轼对茶的功效也深有研究,一日得病,他饮茶数碗,使病体痊愈,乃在寺院粉壁上题七绝一首:“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苏轼才华横溢,每见景生情,有所感悟,诗词会脱口而出,且妙趣横生。
熙宁四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一日,他到某寺游玩,方丈不知他是何人,以为是一介普通游客而已,只轻慢说道:“坐”,叫小沙弥“茶”。
于是小和尚端上了很一般的一碗茶。
当方丈和苏轼稍作寒暄即感此人不凡,非等闲之辈,便改口道:“请坐”,重叫小沙弥“泡茶”。
小和尚重又泡上一碗茶。
乃至最后,方丈终于知道来人就是本州的官长、鼎鼎大名的诗人苏轼,便慌忙起身恭请道:“请上座”,转身高声叫小沙弥“泡好茶”。
苏轼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临别时,方丈捧出文房四宝,向苏轼乞求墨宝,苏轼略一思索,信手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泡茶泡好茶”。
方丈一见联上之语,不免现出了羞愧尴尬之色,无地自容。
还一件事更见苏轼茶与诗的功夫。
古时乃至现代,茶壶上常有“可以清心也”几个字。
苏轼认为顺序看去虽成文理,却失之粗浅,算不上佳文,于是他以回文的形式写过两首诗,有趣的是这两首诗是在梦中写成的,梦醒之后,两首八句的诗,只记住了一句:“乱点余花唾碧衫”,其余七句只好补上。
诗是这样的,第一首是“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第二首诗是:“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令人惊奇的是这两首诗不仅可以顺咏,还可以倒诵,便成了另两首七绝。第一首成了:“岩容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衫碧唾花余点乱,纤纤捧碗玉颜酡。”
第二首则是:“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江涨雪红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