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龙游方山茶文化及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3:55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71
内容摘要:今我阅览宋代茶名,福建福州亦有同名者,殊不知,龙游方山茶乃浙江之名茶,在明清设为贡茶也。龙游六葱湖至社阳乡方山这片连绵起伏山地,是全国罕见富硒区域,同时盛产名茶--方山茶。龙游县植茶历史悠久。民间有诗云

今我阅览宋代茶名,福建福州亦有同名者,殊不知,龙游方山茶乃浙江之名茶,在明清设为贡茶也。

龙游六葱湖至社阳乡方山这片连绵起伏山地,是全国罕见富硒区域,同时盛产名茶--方山茶。龙游县植茶历史悠久。民间有诗云:"方山古刹白云巍,紫出萌芽发石坛。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北宋衢州长史蔡宗颜有记:"龙游方山阳草坡出早茶,味绝胜。"明代方山茶即为浙江名茶,万历壬子年(1612)编的《龙游县志》卷四中,有"茶,方山最隹,额贡四觔"的记载,可见明代方山茶就是贡品。

清明过后,谷雨将临。龙南山区漫山遍野的茶山郁郁葱葱,身着彩衣的采茶女点缀在万绿丛中,她们背负竹篓,舞动着纤纤玉指,将片片嫩芽摘下,放入篓中,这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四百多年前伟大的戏曲家、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对此有诗赞美:"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

这首诗写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题为《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当时汤显祖在遂昌为县令,无论是从任上回老家江西临川,还是返回任上,这溪口是必经之地。劳希召,溪口乡绅,汤显祖每过溪口都热情款待,两人有很深的情谊。一年四季春为首,但谷雨则是春之末,春茶生产既是旺季也是末期,茶农们抓住这最后的农时,努力劳作。茶烟,指的是夕阳下各家各户茶农为焙炒茶青升起的袅袅炊烟。而采茶的少妇少女们劳作了一天下了茶山,在溪边小作歇息,用欢声笑语驱散疲乏和劳累。如花立溪口,是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忽忽登楼去,长安五度春,云何凉水店,尚有热心人。"诗人万历十一年(1583)三十三岁中进士。因不肯趋附权贵,故仅能在南京任太常博士。后改官南京詹事府主簿,又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官场险恶,仕途坎坷,于是有了"忽忽登楼去,长安五度春"经历。由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联想到自己官场处境,炎凉的世态,不由诗人不感慨。然而民间老百姓却永远是善良的,"云何冷水店,尚有热心人。"冷水,地名,距溪口十多里地,是诗人行程中歇脚之处。店主招待客人总是那么热情,冷水店,热心人,在诗中是巧妙的对偶,实际上是对龙南山区淳朴的民风和好客的主人的赞誉。

以上是汤显祖对龙南山区茶事的描绘,流落的是对山区百姓诚挚的情感。那么,对盛产龙南山区的方山茶,他品尝后有什么评价呢?万历二十五年(1597),诗人回家探亲,在龙南山区途中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花明长荡女,杯开冷水春。一倍登临处,青山如故人。"(《丁酉三月平昌率尔口号》)长荡,与冷水一样都是地名,但今已不可考。杯开,打开杯子,冷水春,应是当时方山茶中的一个品牌,或产于冷水。打开杯盖,茗香扑鼻而入,沁人肺腑。汤显祖爱品茶,会品茶,他的书斋取名玉茗堂,他的著作也取名为《玉茗堂集》,甚至在剧本《牡丹亭》中也写进民间采茶情节。他所品味的方山茶,其外形略扁,形似雀舌,叶底成朵匀齐,略带兰花香,色泽嫩绿光润,茶液清澈明亮,味醇持久,别具风味。漫山遍野的茶树丛中,伴着悠扬的山歌,采茶女摘采的是幸福和希望。这正是诗人理想中的图景。诗人手捧香茗,由衷地发出了"青山如故人"感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龙游方山茶文化及历史”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77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