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茶道”二字,最早出现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19:20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60
内容摘要:“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琼。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全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琼。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皎然,唐代诗僧,曾经作过25首与茶相关的诗作。《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其中诮,嘲笑逗乐之意。这首诗也是“茶道”二字,最早出现在世界历史上的记录。

大意是说,绍兴的朋友送我剡溪的名茶,用金鼎烹煮采得的黄芽。白瓷茶盏飘着茶沫香,就像神仙饮用的玉液琼浆。啜饮一口,洗涤头脑的昏胀,心境畅游于天地间。再啜饮一口,洁净精气神,如同飞雨纷纷洗净灰尘。喝下第三口,心下快活自省,根本用不着费尽心思破除烦恼了。茶的清高世上有谁知道呢?世间人多借酒消愁,多半也是自欺欺人。愁看夜里偷偷喝酒出糗的酒鬼卓瓮,笑看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崔侯啜茶感觉很快乐,狂歌一曲惊四座。若问谁懂茶道的意境,只有神仙丹丘子了。

陆羽在《陆文学自传》中提及“与吴兴释皎然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是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十世孙。物质富有,淡泊名利。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妙喜寺。

皎然也嗜茶,现在湖州有一个景点,叫“三癸亭”(癸丑岁癸卯月癸亥日),是两人友谊的见证。陆羽在妙喜寺旁边修茶亭,得到颜真卿、皎然的帮助。时皎然40余岁,陆羽24岁,他们志趣相投都喜诗文茶道,性格相近,身世相似,都是孤儿。陆羽《茶经》的编撰,主要在他结识皎然入住妙喜寺之后,也得到了皎然的不吝指导。

陆羽沉溺茶事,喜欢云游四方访泉问茶,所以之后两人分别一段时期,中间仍多有书信往来和相互拜访。皎然甚至在《赠韦桌陆羽》一诗中写道“不欲多相识,逢人懒道名”,见面打招呼都懒得报上姓名了,这是皎然很直接地表达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足见两人情谊之深。

陆羽亦视皎然为恩师和至友,其在皎然圆寂后作诗追忆“杼山己作冬令意,风雨谁登三癸亭”,“十载别离成永诀,归来黄叶蔽师坟”,杼山因夏王杼巡狩至此而得名。唐时,颜真卿、陆羽、皎然等著名文人常在杼山活动。陆羽逝后,后人按其遗愿将其葬于皎然大师墓塔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道”二字,最早出现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66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