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饮用方式从咀嚼到煮饮再到冲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19:26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12
内容摘要:茶最早是以生嚼的方式为人们利用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这里讲的神农以茶解毒,很可能就是对生的茶叶进行咀嚼服用的。而在这一阶段,茶是作为解毒药物来应用的。后来,人们开始用茶来煮羹

茶最早是以生嚼的方式为人们利用的。“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这里讲的神农以茶解毒,很可能就是对生的茶叶进行咀嚼服用的。而在这一阶段,茶是作为解毒药物来应用的。

后来,人们开始用茶来煮羹,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煮菜汤。晋代郭璞为《尔雅》中的“槚,苦荼”作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这种茶羹,又称为中的“槚,苦荼”作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这种茶羹,又称为茗粥。而唐代杨华也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述:“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由此可见,晋代到唐代期间,人们是习惯将茶煮成羹来吃的。

早期用来煮羹的茶,大都是未经加工的生茶叶,而人们在用茶过程中发现,茶叶还可以晒干或烘干之后收藏起来,从而存放很长的时间。逐渐地,人们所食用的茶就转变为以加工茶为主,而食用方式依然主要是煮饮,但是冲泡的方式也开始出现。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意思是说,茶的形态有粗、散、末、饼等,通过砍、熬、烤、舂等加工之后,贮藏在瓶缶中,然后用热水来冲泡,这叫做庵茶。由此可知,在唐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冲泡的饮用方式,只是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方式才成为主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饮用方式从咀嚼到煮饮再到冲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6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