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普洱茶茶道有何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0:1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683
内容摘要:茶道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品茶会约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

茶道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品茶会约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茶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正如我们所知,中国茶道以“和、静、怡、真”为基本精神,以“廉、美、和、敬”为基本茶德,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普洱茶茶道作为我国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茶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之相和谐统一,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茶道的特点。

一、普洱茶茶道兼具中国茶道的特点

1、和与静:茶道之道就是通过一定的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通过溯茶、赏茶、闻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还有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起源于日本本土,同时有吸收和承唐宋遗风。

2、怡与真:真,乃茶道的起点,并追求于“真”。其中之意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迹,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最重要的是饮茶之人要怀有一颗真心,敬客要真情、言语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求真。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具有三重含义: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茶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目的;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畅适,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做到“日日是好日”,这是中国茶道追求的最高层次。

二、普洱茶茶道的特殊性

1、历史性:普洱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于我国西南的澜沧江流域。据史书记载在唐时普洱和西双版纳已经生产茶叶,当地的居民就有自己种茶、制茶、饮茶茶的习惯了。普洱茶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商品,在云南车里宣慰司一带,茶叶贸易迅速发展,曾经远销我国西北边陲与东南亚诸国。

2、民族地域性:云南民族的茶俗、茶艺是最能代表普洱茶文化的,云南民族众多,饮茶习俗也丰富多彩。如布朗族烤茶和青竹茶;基诺族吃凉拌茶;哈尼族饮蒸茶、烤茶和土锅茶;彝族饮烤罐茶、清茶、盐巴茶和油茶;傣族、拉祜族饮竹筒香茶;佤族饮擂茶;傈僳族饮油盐茶;白族饮三道茶等茶俗深刻的影响人们的饮茶习惯。

3、生态质朴性:普洱茶茶道承载着古老的民族风情,普洱古树茶的种植、加工方式都具有原生态的特点。在普洱茶文化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这种原生态的价值观也就体现在当地居民的名族性格上,他们热情好客,淳朴奉献,简单纯粹的将普洱茶贡献给世人。

普洱茶茶道作为我国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普洱茶茶道有何特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4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