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明朝茶史茶叶发展及饮茶文化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0:31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19
内容摘要:明代的茶风更加繁荣昌盛,其原因有这样几点:明初年首都南京所处的江南一带一向就是盛产茗茶的地方,注重科举的政策使得文士的地位在四民之中居于首位,而文士一向视茶与琴、棋、诗、画一样为必备的素质。朱元璋本是

明代的茶风更加繁荣昌盛,其原因有这样几点:明初年首都南京所处的江南一带一向就是盛产茗茶的地方,注重科举的政策使得文士的地位在四民之中居于首位,而文士一向视茶与琴、棋、诗、画一样为必备的素质。朱元璋本是穷苦人出身,因此对茶课税很轻,由于利厚,民间种植茶树的积极性很高,茶商也很乐于贩运茶叶。明代《农政全书》有这样的记载:“种之则利薄,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民生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所助”。明代茶饮之盛可见一斑。另外,明代延续宋代的政策,以茶来怀柔四方,即“采山之利,易充厩之良”的“以茶易马”政策性贸易,这也是明代对于茶的重视的一个原因。

明代,在重科举政策的影响下,文风大盛。崇尚风雅的文士,在吟风弄月之时,常常以品茶助兴,这种风气早已形成,当时的名士袁宏道在他的《袁中郎全集》中说道:“茗赏者上也,潭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有人曾经问他:“公今解官亦有何愿?”他回答说:“愿得惠山为汤沐,益以顾渚、天池、虎丘、罗芥(以上皆茶名),如陆(羽)蔡(襄)诸公者供事其中……”袁宏道是当时文士和茶关系的代表。而当时的著名画家也多有以“茶事”为题之作,如文徽明之《烹茶图》,沈周之《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圈》,仇英之《松亭试泉图》,唐寅之《品茶图》等,明代的茶书著作有四十余册之多,许次纾的《茶疏》是其中的代表。明代的茶肆经营较为普遍,民间品茶的活动,从户内发展到户外,并不时有“点茶”、“斗茶”之会举行,大家相互较量技术高下的风尚大为盛行。

明代,在制茶工艺上发明了“炒青法”,在炒青法发明之前,茶叶的制作采用的是“自然发酵”,而炒青法发明之后才逐渐有了绿茶及红茶的制造。由于制成的茶已经逐渐从团茶演变成散茶,因此对唐宋时期的茶法有所增补或删除,主要是从原来的煮茶演变成了泡茶,程序因此被缩减,不过,当时在普遍采用“泡茶”方法的同时,“煮茶”法并未消失,而仍有沿袭,只不过在器具和过程上更加简便罢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明朝茶史茶叶发展及饮茶文化介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4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