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心中有道,倒茶即茶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2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269
内容摘要:有人说,茶是茶,水是水,茶水不是水,而是一杯有灵性的水。心中无道的人,它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心中有道的人,它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心中有道,倒茶就是茶道;心中无道,茶道就是倒茶。何为道?

有人说,茶是茶,水是水,茶水不是水,而是一杯有灵性的水。

心中无道的人,它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心中有道的人,它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心中有道,倒茶就是茶道;心中无道,茶道就是倒茶。

何为道?对普遍的喝茶人而言,喝茶之道无非两种:一种是品茶之道,偏重于形式。

它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中华传统美德,是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在茶事活动中,讲究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

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茶人们对喝茶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茶香,有人喜欢滋味,有人喜欢泡茶的感觉,也有人喜欢和其他茶友谈茶论茶。

另一种则是心境之道,偏重于精神。通过喝茶来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在一杯一盏之间,体会茶的滋味,领悟茶中之道。

这就是茶人们常说的: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甚至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

在茶中让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清静、恬淡、寂寞、无为,使自己的心灵随茶香弥漫,仿佛自己与自然融合。

每一次品茶,都当做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纵然是同样的茶,同样的水,同样的器具,同样的人,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再。无法再营造完全相同的喝茶意境。

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提出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并加以解释: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他明确主张“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古人常说:心中有道,道法无边,心中无道,便落俗流。茶道,是自己悟出来的。

道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崇尚的喝茶,形式上是简洁的,但心境和情趣却可以灿烂。用前人的话来说就是:“心中有道天地宽,何须循世着道袍”。

用蔡澜先生的一句话来说: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昧。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

茶道,在每个人心中,各自有着不同的定义。无论你是爱茶有道、品茶有道,还是泡茶有道,顺应内心,自然,真性情,不做作,就是茶道。

茶在你手中,你怎么理解都行。有的人为了喝,有的人为了寄托情感,有的人喝茶已成为一种习惯。无须为了争一个“茶道”的最终说法,争一个谁更懂茶,而真正枉顾了好茶!您认为呢?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心中有道,倒茶即茶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2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