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红尘之外有茶香——茶禅史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4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62
内容摘要:一苇渡江去,春风夏雨来关于茶的原生,是起始于中国仍是印度,各国专家考证纷歧,立论纷歧。依据世理,中国说是中国,印度说是印度。有一个传说大约能够化解两国关于茶源一事的恩怨,那就是达摩祖师坐禅化茶的故事。

一苇渡江去,春风夏雨来关于茶的原生,是起始于中国仍是印度,各国专家考证纷歧,立论纷歧。依据世理,中国说是中国,印度说是印度。有一个传说大约能够化解两国关于茶源一事的恩怨,那就是达摩祖师坐禅化茶的故事。

菩提达摩,禅宗第二十八祖,中土禅宗初祖。传说达摩祖师晤梁武帝,武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行胜数,有何积德行善?”达摩祖师答曰:“并无积德行善。”武帝惊道:“何故并无积德行善?”达摩祖师答道:“这仅仅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怎么是实在积德行善?”达摩祖师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积德行善,不于世求。”梁武帝以一国之尊,执象而求,并没有在达摩祖师那里得到俗世遍及的认可,心里适当不悦,天然不欢而散。

告辞了梁武帝的达摩祖师历经崎岖,决定在少林寺后山坐禅修道,为道业精进立志“不倒单”(注:一种修行办法,即昼夜精进修行,不眠不休),从此一坐9年,为中国禅宗开天辟地。听说在这9年中的一天,达摩祖师倦困已极,几近昏怠,猛然惊觉后深为惭耻,扯下眼皮掷在地上,从此再无昏眩。

传说在达摩祖师掷下眼皮的当地长出两棵茶树,后来的和尚取茶叶煮水,用以清心机并医治昏眩。这些传说当然是后人演绎,带有太多的传奇色彩,但不难在当中看出禅宗对茶的注重。所以咱们要说的达摩祖师,不是一坐9年,不是不谄权贵,而是一颗实在、坚持的道心。

万语与千言,不过吃茶去另一位与禅茶关联,被后世尊为祖师的,是赵州禅师从谂和尚。坐落河北石家庄不远的栾城,有一座出名的寺庙柏林禅寺,是河北佛学院所在地,这是一座后世中兴的禅院,之前简直没落于村市。这所寺院在唐代时名曰“观音院”,从谂禅师正在此驻锡。这位禅宗的大宗匠生计节省、朴素,虽然向他求法的人很多,而且不乏王公贵族,赵州禅师都天公地道,尝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人。

《吃茶去》公案载于《赵州禅师语录》。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云。”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这则公案是说,赵州禅师分别问两位来求法的和尚,到过赵州否,然后让两人都“吃茶去”了。傍观的院主(寺院里的执事)新鲜,问赵州禅师,没来过的那个,教他吃茶去倒也罢了,来过的那个,为什么也教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叫:院主。院主应“喏”,即答应着。赵州禅师说,你也吃茶去。曾到客、未到客,甚至提问的院主,赵州禅师为何教他们通通吃茶去?或许意趣本不在茶,但见禅师老婆心(注:“老婆心”是禅林用语。指禅师接引教训学人的办法。)。教佛协会前会长赵朴老有诗赞:“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吃茶去”这一典故,在森林中流传开来,成为许多大宗师接引学人的便利法门,时至今,“吃茶去”仍然震烁禅林。所以咱们要说的赵州禅师,不是禅茶一味,不是“吃茶去”,而是随时随地坚持放下、中道的一颗平常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红尘之外有茶香——茶禅史话”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1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