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冬日轻饮一杯茶,感受茶香在口中“荡气回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0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60
内容摘要:长期品茶的朋友,时常会坐在一起谈论茶气的问题,一泡茶品饮下来,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浑身发热,有的茶友不停打气嗝,有的茶友可能感觉不到身体反应,而有的会说这茶茶气很足。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

长期品茶的朋友,时常会坐在一起谈论茶气的问题,一泡茶品饮下来,有的茶友大汗淋漓、浑身发热,有的茶友不停打气嗝,有的茶友可能感觉不到身体反应,而有的会说这茶茶气很足。

茶气,作为一种喝茶的个人主观体验,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敏感度不同,所表现出的状况也大不相同。

诸多的不同感受,让很多茶友十分困惑,究竟何为茶气?下面就和大家说说茶气。

茶气是什么

茶气,实质是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

茶气对人和人与茶气的互动产生的效应,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和心境下的感受也不一样。

感受茶气也有层次之分、轻重之别,有直观感受,有重叠感受,也有多重感受。

不过也可以这么理解,所谓的“茶气”也就是茶汤中蕴含有能够渗透和疏通人体经络的能量,此谓茶气;简单来讲茶气就是茶叶内分解过程中能量的释放,使得肌体舒适,心情愉悦。

如何感受茶气

茶气达到了一定强度感觉,促使人体微循环运转得以改善,除了感受到强劲口腔感觉外,还能感受到热气在体内温流、激荡升腾、毛孔松驰微张、微汗、打嗝、排气等身体感觉,并在品饮后有一种浸沐在愉悦轻盈、飘然安舒的意境感受中……

茶气是如何形成的

当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运行于经络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就会促使毛孔打开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浸养着全身的肌股。

一般品茗者,茶气敛进其经络后,只感觉到全身体内激荡一股热气,前胸后背发热,接着毛孔发出微汗。

当然也有人是因为茶汤太热而导致的发热汗,和茶气所激发出的细微轻薄的汗是有区别的。

茶气对身体反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发热发汗:真正茶气到达体内,会在胸腹处有持续的热感,且喝热水出汗多为身体正面的胸腹之间,背部很难出汗,而喝茶更多是后背脊柱出汗。

上头:一款好的茶品,闻其干茶及盖香,有宜人香气直透天灵盖;饮其茶汤,不会有锁喉感觉,自然顺滑,其茶气直透后背而发热。

当然很多人认为茶气从后脑往上蹿就说明茶气足,其实也不然,只能说上头只是茶气对身体的一种反应而不是绝对的。

茶气足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日常茶饮中,我们常听茶友说,茶气足,以满头大汗为证,可满头大汗实为泄的一种,滋味过重或茶气较弱都可发汗。

不同于冬日的一碗羊肉汤,真正是热气充盈而发热,反而味薄而淡。

“茶气强”我们可以大致这么理解:一是指茶香很强;二是指茶汤很浓;三是指茶叶所含的成分很足,茶汤的口感很烈;四是指茶叶中成分很重,茶汤苦,涩味很强;五是指少数品茗者由于体内茶气的气感,而指出茶气很强。

如何辨别茶气强弱长短

首先是香气,浓郁辛锐、持久清纯、强有穿透力是强与长的表现,反之为弱和短。

再者是茶汤内含物质丰富、口感厚重并富有收敛性、回甘快等谓之强与长,反之为弱和短。

不同茶叶的茶气是怎样的

不同茶叶的茶气表现形式不一样,比如有的绿茶香浓持久,普洱茶新生茶香气高扬,熟茶和老茶的茶气表现为微微发汗。

从上面对茶气的系列概述看来,每个人对茶气的理解不同,有的是集中在茶叶上面理解,有的是喝过之后的感受,不过总的来说,所谓的茶气就是茶叶本身所具有特性,通过茶冲泡散发出来,给喝茶者最直观的感受。

茶气足不足要看茶叶品质如何及各方面,每种茶的茶气基本都在茶汤里,各有各的特点,需要喝茶人对它们一一甄别。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冬日轻饮一杯茶,感受茶香在口中“荡气回甘””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493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