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2 23:3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693
内容摘要:日本茶道受中国文化而启发,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中国茶道核心是“中庸、明伦、俭德、清寂”八个字,而中国茶道在唐代传入日本之后,形成了“和、敬、清、寂”为核心的日本茶道,中国茶道注重礼仪、规矩,追求通过饮

日本茶道受中国文化而启发,特别是儒家思想影响,中国茶道核心是“中庸、明伦、俭德、清寂”八个字,而中国茶道在唐代传入日本之后,形成了“和、敬、清、寂”为核心的日本茶道,中国茶道注重礼仪、规矩,追求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而日本茶道重视形式,追求极致。

首先是茶道的内涵不同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为宗旨,讲究“茶禅一味”,讲究修身养性,追求禅宗的静寂之美。

日本茶道除了饮茶之外,还延伸到了茶室外庭园的园艺设计、茶室内的书画布置、饮茶的茶具选用等,成为融生活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一点与中国有着极大的差别。

中国茶道则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从而使中国的茶道的内涵非常丰富。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其次,两国茶道的规则不同

日本茶道规则严谨,强调古朴、静寂之美;中国茶道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日本茶道通过点茶的形式融入禅宗思想,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

中国茶道由饮茶上升为精神活动,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很有渊源关系,作为艺术层面的中国茶道更强调自然美,人们在欣赏茶道的同时能感受到愉悦和放松。宋代以皇室和文人推崇的分茶技艺更是将茶道的自然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茶的同时感爱到茶汤图案的美妙变幻。

茶与禅,源于梵文Dhyana,其本意是冥想,在佛家思想中,全身心地进入冥想,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自我实现。南宗禅在中国始于唐朝贞观至开元年间,由六祖慧能传下来,但真正渗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由朝德宗年间的马祖道一禅师开始的,再到唐宪宗时期的百丈怀海禅师开创禅宗寺院,制定戒律清规,禅宗达到鼎盛阶段。

同时,由于南宗禅的兴盛,也使得中国江南的人文精神深入其中,加强了中国文化的形而上的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禅宗致力于追求自身内在的佛性,而不主张膜拜神像,他们注重修行之人的洞察力,摒除外在事物对自身感知真理的影响,讲求与事物内在本质直接融洽,认为世间万物彼此相关,并没有大小之分,这一点在禅宗寺庙中表现得非常有趣。

除住持以外,寺院众僧都要分担杂务,身份越低的弟子,负责的事务越轻松,反之,越是身份高的僧人,从事的劳动就越繁琐,最重要的是,哪怕在最不起眼的地方进行劳动,也要做到几近完美,比如花园除草、比如庭院打扫、再比如奉茶时的礼仪。

追求完美的人,必然会在某一天,在自己的内心发现反射出的光芒—

日本的茶道,就是在这样的禅宗思想的启发下而诞生的,茶道的仪式,也是从禅宗的茶会发展而来的。

再次,茶道的表现形式不同

日本茶道追求极致,有严谨的礼仪规范,主客之间、客人之间都有不同的礼仪要求,茶道演示的各过程中都有严格的礼仪规范。

更有甚者,日本茶道还有人对物行之礼。而中国茶道更注重的是品茗和欣赏,以及自我的修身养性,没有过多规定性的礼仪规范和规定的程序,现代分茶技艺的恢复,使中国茶道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让人们在享受到茶道乐趣的同时,又陶冶性情。

斗茶比较

日本南北朝时代(1 333~1392),随着点茶法的传入,日本也形成斗茶。和中国斗茶主要在文人雅士之间不同,日本斗茶主要在武士阶层进行。

中国斗茶内涵丰富(如比试汤花和茶汤图案等)形式高雅,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享受。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492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