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蒙顶甘露的典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7:5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23
内容摘要:一则:相传在西汉末年,蒙山寺院有位普慧禅师,种了七棵茶树,岁岁采茶,年年发芽,产量极微,但效果甚佳,因此得名仙茶、甘露;二则: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村姑来到蒙山,遇见吴

一则:相传在西汉末年,蒙山寺院有位普慧禅师,种了七棵茶树,岁岁采茶,年年发芽,产量极微,但效果甚佳,因此得名仙茶、甘露;

二则: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村姑来到蒙山,遇见吴理真,两人一见钟情,鱼仙掏出几颗茶籽,赠送给吴理真,鱼仙走后,吴理真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

蒙顶甘露茶的简介

绿茶,历史名茶之一,不发酵,茶性偏寒。

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山茶历史上称蒙山茶、蒙顶茶,因产于蒙顶山而得名。

具有形美、鲜嫩、香高、味爽的品质特点。

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熊猫故乡”,是一座滋润的城市。

蒙顶山(蒙山)位于四川盆地的西湖,地跨名山县、雅安县,海拔在1400米,环抱于峨眉大相岭、夹金山和邛崃山诸峰之中。

降水量丰富,可达2000多毫米,烟雨朦胧的日子全年占200多天,素有“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云”一说。

雅安被称之为“雨城”,名山则被称为“天漏”,比雅安的年降水量还要多15.1%,特别是春季一过,天无三日晴,年平均湿度81%。因此也形成了蒙山三多特点:雨多、雾多、云多。

多云、多雨、多雾,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蒙顶山茶,以其娟秀的外形、独特的品质、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蜚声中外,久负盛名。

蒙顶甘露的历史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

据古籍、古碑和清代《四川通志》等史书记载。

蒙顶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前50年),邑人(当时的严道县,今雅安市名山区)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在有“天下大蒙山”之称的蒙山顶上的五峰之间驯化七株野生茶树;

培育出“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其叶细长,网脉对分,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的七株“仙茶”,开创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

因此被公认为世界上有文字记载最早人工种茶第一人,后被敕赐“甘露普慧妙济菩萨”,俗称“甘露大师”,后人称赞其“甘露祖师”“植茶始祖”。从此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惠及全人类的健康饮品。

距今,蒙顶山茶已有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史和1169年的贡茶史,其中“蒙顶甘露”是最具代表的一款历史文化名茶,被誉为“人间甘露”。

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之一,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国卷曲形顶级名优绿茶的代表,与碧螺春齐名。

“甘露”作为茶名,最早见于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蒙山条:“在严道南十里有五顶,前一峰最高,曰上清峰,产甘露茶。常有瑞云及现相影现。” 这是甘露作为茶名最早的时间,距今近900年。

明世宗嘉靖20年(1541年)编修的《四川总志》、《雅安府志》有“上清峰产甘露”之记载,与《方舆胜览》一脉相承。蒙顶甘露的传统茶树是川茶,在漫长的时间里作为贡茶,只用于祭天,皇帝都不能饮用最上等的蒙顶茶…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征

蒙顶甘露“色、香、味、形”俱佳,堪称名饮佳茗。

茶汤似甘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蒙顶甘露的历史传说

传说之一

相传,很久以前,青衣江有鱼仙,因厌倦水底的枯燥生活,遂变化成一个美丽的村姑来到蒙山,碰见一个名叫吴理真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

鱼仙掏出几颗茶籽,赠送给吴理真,订了终身,相约在来年茶籽发芽时,鱼仙就前来和理真成亲。鱼仙走后,吴理真就将茶籽种在蒙山顶上。

第二年春天,茶籽发芽了,鱼仙出现了,两人成亲之后,相亲相爱,共同劳作,培育茶苗。鱼仙解下肩上的白色披纱抛向空中,顿时白雾弥漫,笼罩了蒙山顶,滋润着茶苗,茶树越长越旺。

鱼仙生下一儿一女,每年采茶制茶,生活很美满。但好景不长,鱼仙偷离水晶宫,私与凡人婚配的事,被河神发现了。河神下令鱼仙立即回宫。

鱼仙无奈,只得忍痛离去。

临走前,嘱咐儿女要帮父亲培植好满山茶树,并把那块能变云化雾的白纱留下,让它永远笼罩蒙山,滋润茶树。

吴理真一生种茶,活到八十,因思念鱼仙,最终投入古井而逝。后来有个皇帝,因吴理真种茶有功,追封他为"甘露普慧妙济禅师"。蒙顶茶因此世代相传,朝朝进贡。

传说之二

据史料记载,蒙山产茶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在西汉末年,蒙山寺院中有位普慧禅师,在上清峰上栽种了蒙顶甘露七棵茶树。

这七棵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年长日久,春生秋枯,岁岁采茶,年年发芽,虽产量极微,但采用者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人称“仙茶”。

关于七棵“仙茶”在汉碑和明清两代的石碑以及《名山县志》中均有记述。

但这七棵茶树究竟从何而来,如何传播四方?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从云贵高原引入,有的认为从福建建溪引入,也有的认为从峨眉山采集的茶种培植而来,至于这七棵仙茶如何发展和传播的,更有不少神话般的记述和传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蒙顶甘露的典故”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48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