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花茶 » 正文

花茶和花草茶是一回事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15:52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56
内容摘要:茉莉花茶和菊花茶,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但它们各不相同。茉莉花茶,是将茶叶的滋味和茉莉花的香味完美融和;而菊花茶,则纯粹是菊花的韵味。秋天,漫山遍野都开遍了野菊花。把品相好的野菊花采摘下来,晒干,

茉莉花茶和菊花茶,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但它们各不相同。茉莉花茶,是将茶叶的滋味和茉莉花的香味完美融和;而菊花茶,则纯粹是菊花的韵味。秋天,漫山遍野都开遍了野菊花。把品相好的野菊花采摘下来,晒干,泡水之后,就是一杯最简单的菊花茶了。可茉莉花茶是花与茶混拼一起的制作,复杂多了。本质上,茉莉花茶属于花茶,而菊花茶属于花草茶。

花茶是我国的创造,花草茶源自欧洲

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花茶的生产,始于南宋,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但大规模窨制花茶,则始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花茶主产区,有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省。近年来,湖北、湖南、四川、广西、广东、贵州等省也有出产。

花草茶则始于国外。因为制作简单,所以历史更为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幼发拉底河,五千年前苏美利亚人,已经开始使用茴香和百里香。之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在处方中写到“饮用药草煮出来的汁液”,将花草茶应用为正式的治疗药剂。这可以看作是西方使用花草茶的起源。

花茶只见茶不见花,花草茶只见花不见茶

花茶,亦称香片茶、熏花茶、窨花茶、香片,属于我国传统茶类的再加工茶。花茶是以绿茶、红茶、乌龙茶茶坯(茶)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够吐香的鲜花(花)为原料,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混在一起闷(窨制),茶将香味吸收后再把干花或留下或筛除。

一般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划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珠兰花茶等亚类,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诗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

花茶既有花的参与,也有茶的参与。上好的只取花的香味不留干花。碧潭飘雪是茉莉花茶中的名优茶,在传统制法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花瓣作为装饰,但干花依旧是不保留的。花草茶是以花卉植物的花蕾、花瓣或嫩叶为材料,经过采收、干燥、加工后制作而成的保健饮品。花草茶种类繁多、特征各异。因此,在饮用时必须弄清不同种类的花草茶的药理、药效特性,才能充分发挥花草茶的保健功能。

从定义可以看出,花草茶就属于一次加工,和茶叶压根就没关系。只不过是以茶的方式加以冲泡,习惯性地当作茶来饮用。所以名字里也有一个“茶”字。简而言之,有茶叶有花香的是花茶,没有茶叶只有花草的是花草茶。

北方人爱喝花茶

过去喝绿茶的人居多,但绿茶的缺点是不易久存。古代南北交通不便,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可时间一长,绿茶香气散尽,易产生霉变。

草原上的牧民爱喝的发酵茶虽然容易保存,但苦味太重,许多人无法适应。此外发酵茶会加强人体代谢,饮后易产生饥饿感,在热量普遍不足的时代,发酵茶更适合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普通百姓很难接受。花茶的出现弥补了这两方面的缺陷,因此后来居上,它既保留了茶叶的爽口浓醇之味,又具有鲜花的清香。

花茶性温,春季喝花茶,可以将北方人冬天郁积于体内的寒气散发出来。花茶还能将茶叶中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减少茶的苦涩,并让茶味更醇厚。此外,茉莉花养眼,在风沙大的老北京极受推崇。

女性爱喝花草茶

花草茶泡开很好看,香气迷人;又因有较好营养成分和不错的功效,很受女性消费者喜爱。

玫瑰花:美容养颜,促进血液循环,活血美肌,暖胃养肝,预防便秘,降火气,收敛,调经的功效,对内分泌失调及腰酸背痛的妇女特别适合。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花茶和花草茶是一回事吗?”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367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