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花茶 » 正文

对于花茶,你是不是也走入了这几个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7 00:16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49
内容摘要:说起喝茶,我们国家完全算得上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茶界大佬。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到现在,我们喝茶的历史也有上千年了。然而,对于花茶,人们却并不像对其他茶那样熟稔于心。由于花茶出现的时间

说起喝茶,我们国家完全算得上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茶界大佬。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之”到现在,我们喝茶的历史也有上千年了。然而,对于花茶,人们却并不像对其他茶那样熟稔于心。由于花茶出现的时间较晚,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相对陌生,并且还产生了以下几个误区,不知道这些对花茶的“误解”,你是不是也有呢?

1、花茶就是“花做的茶”

在人们通常的认知里,总觉得花茶就是那类利用鲜花的花蕾或花苞做成的饮品,但其实这种对花茶的认识稍显片面。从这种通俗的认识来看,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类人们“想象中”的茶只是整个花茶大类中的一小个分支,最多只能算作是花果茶。

而真正的花茶,在茶学界的界定中是以绿茶一类的茶叶作为茶胚,用茉莉花或菊花等的花苞等作为原料基底,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如窨制,压花,提花等,借助“花增茶香,茶提花味的基本原理,使制作出来的茶具有只闻花香而不见花苞的特质。

在这里,我们也可以通过“花茶”中是否有茶的踪影来做一个简单的区分。对于茶中只见花,不见茶的,则认定为是花果茶,反之则是花茶。

2、花茶,什么时候都能喝

对于花茶来说,由于其茶性偏寒凉,大多有驱热降火的功效,例如菊花茶,因而花茶更适合在春秋季节饮用。夏季燥热的时候,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花茶。

另外,由于花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在一天中最适宜在早晨时饮用,但饮用的时间不宜过早,尽量在吃过一些简单的早饭之后再饮用,不宜空腹饮用。这样,不仅能够起到解除身体上的困乏,而且也能清除体内的寒凉之气。

除此之外,由于花茶大多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当女性处于某些“特殊时期”,尽量不要过多饮用。

3、花茶,什么人都能喝

花茶本身的茶性偏寒凉,加上大多数又具有滋阴美容等的功效,因此从理论上说更适宜女性茶友饮用,同时要注意饮用要适度,不可过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说其人群就不能喝,只是因为这类“其他人群”因为有各个不同的一些特定的饮用习惯或体质特性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喜好适当饮用。

虽然花茶很适宜女性喝,但是由于花茶的寒凉特性,总体上来说是不适宜大量饮用的。

4、花茶能和任何东西随意混搭

“万物相生相克”,这就使花茶在搭配中不得不遵循着这一亘古不变的搭配规则。在搭配中需要遵循:性寒凉的一类茶就不适宜和性温的茶类搭配,比如说菊花茶和黑茶或者是普洱茶就不适宜搭配起来喝。它们两者搭配起来,不仅显得十分怪异,喝起来口感不会好到哪去,而且饮后对身体也不见得不会产生任何的益处。

此外,在花茶与花茶之间的搭配中,同样有一个“度”的问题,除了遵循上述的搭配准则之外,各类花茶在搭配中,种类不易过多,虽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但数量尽量控制在三种以内。

除了在花茶或者是其他茶类之间进行搭配、调饮外,有时我们还会把这些花茶拿来和一些牛奶、柠檬等食物进行搭配,这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说,茉莉花不能和一些蛋白质含量过高的东西进行搭配,菊花茶尽量不要和寒性的苦瓜一类的食物进行搭配等诸如此类的搭配禁忌,都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断积累。

以上的这些,只是比较常见的一些误区。对于花茶,由于我们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总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对于它,我们今后还需要通过学习,来使我们对它的认识更加全面。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对于花茶,你是不是也走入了这几个误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36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