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欢用“品茗”来抒遣胸臆,或品味人生,或修身养性,韬光养晦。茶,已经成为人们骨子里的情怀寄托和精神追求。
那么,要想从“品茗”中让精、气、神与茶、禅、意相互交融,除了遵循倍增雅趣的茶俗礼仪之外,茶具茶器也是增加雅兴和渲染意境的外辅工具。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品茗”所需要的茶具“茶道六君子”,它们分别是什么,具体用途有哪些,本文都将进行详细说明,对茶道感兴趣或者才初入茶道的茶友们,希望这些能给你们派上用处。
喝茶不像喝水,端着杯就能倒流入腹,喝茶需要慢慢的“品”。对于爱茶者而言,“会喝茶”不止能培养雅趣,同时还能提升修养品味。那么,在感受“喝茶”的魅力时,茶道六君子的功用你就不得不有所了解了。
茶道六君子,指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茶桶。
有些版本把茶拨也归入“六君子”,这也是没错的。茶拨就是茶匙,也有人叫渣匙。只是叫法不同,无需在意,只需要把它的功用弄明白就行了。
但是茶海不能算“六君子”,茶海属于洁具;另外还有茶巾、茶宠、茶垫、茶席等,都不能拢入茶筒,不算“六君子”之内。
茶筒
既然需要茶筒来盛放其他“君子”,我们就先来说说茶筒是什么?用途如何?
在不了解茶筒的情况下,很多初入茶道的朋友一听“茶筒”,脑袋里就自认为它是储存茶叶的器具,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
茶筒,或者叫茶器筒,这样叫的话功能性就比较明显了,它不是用来盛放茶叶的,而是用来盛放茶艺用品的,像茶匙、茶针、茶漏、茶夹、茶则等都可以拢入茶筒中,方便整理。
而储存茶叶的则是另外的器具,通常带有盖子,用于密封。
茶匙
又称“茶勺”,形状像汤匙所以称为茶匙。
茶匙,主要用来将茶叶从茶则或者茶荷拨入茶壶中,所以也被称为茶拨;或者在冲泡了茶叶之后,变得肥大的茶叶堵塞壶口时,用手挖茶不方便不卫生,也用茶匙将废茶叶挖取出来,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渣匙。
因而,茶匙有三种叫法,其一便是茶匙,其二叫茶拨,其三叫渣匙。
茶则
一听这个名字,一般难以联想到它的用途。
其实它的用法比较广泛。除了用来盛放干茶之外,还用来取茶、量茶,也就是衡量茶叶的用量,确保投茶量。
比如用120毫升的白瓷盖碗泡白茶,投茶量5克足以,这时候就需要用茶则伸入装茶器皿中取出白茶,避免用手直接抓取,更加清洁。
另外,关于茶则,很多人会误认为它与茶荷一样,都是用来欣赏干茶的外形,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下,它们的用法大不相同。
茶荷造型开放,呈有引口的半球状,体积比茶则大出许多,用来欣赏干茶或者引茶入壶很合适,但要取茶则不如茶则方便。
茶漏
茶漏与茶滤也是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两个茶艺用品。特别是刚接触茶具的人,常常容易将二者搞混。
茶漏主要是置茶时放在壶口上,扩大壶口面积,以方便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所用。它没有滤网。
茶滤则带有滤网,一般是架在公道杯上,用来在冲泡中滤去茶渣,分离茶与茶汤。
茶针
这个很好理解,有些茶制成饼状,称为茶饼。在茶饼上取茶时,不用手扳或者挖,而是借助茶针撬开,一般撬饼的茶针是金属材质。
但六君子里的茶针多为竹、木制成,它的主要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故又名茶通。
茶夹
又称茶筷,主要有两个功用,一是将茶渣从茶壶中挟出,二是用来挟着茶杯洗杯,防止将手烫伤又清洁卫生。
以上就是“茶道六君子”的使用方法,它们通常采用竹木材质制作而成,这是为什么呢?
竹,高风亮节,坚毅挺拔,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竹制品沿袭气质,质感纯然,清新雅致,不仅美观,还与茶香墨香相得益彰,作为泡茶时的辅助工具,竹制的茶道六君子为整个品茗过程的雅观和讲究起到了点缀之美,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另外,使用完“茶道六君子”之后,一定要擦拭干净,避免影响后面的使用,同时要晾干之后再放进茶筒,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品茶,是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少了辅助工具,神、趣、味,也不那么尽然了。
所以,要想在品茶中感受诗情画意,茶和“君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