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花茶 » 正文

回味无穷谈花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2 23:2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241
内容摘要:花茶,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其中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玫瑰花、茉莉花、薄荷;饮用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栀子、柠檬、山楂、罗汉果。据

花茶,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可细分为花草茶和花果茶,其中饮用叶或花的称之为花草茶,如玫瑰花、茉莉花薄荷;饮用果实的称之为花果茶,如栀子、柠檬、山楂、罗汉果。

据史书记载,花茶始于南朝,盛于明清。融茶之味、花之香于一体,相得益彰,构成茶汤适口、花香芬芳的特有韵味。同时,花茶还具有美容护肤、清热祛火、安神助眠等功效。因此,逐渐成为人们养生的新时尚。

1.美容养颜类

1.1玫瑰花

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功效。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神、抗抑郁的功效;可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养颜美容;且有消除疲劳,愈合伤口,保护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女性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间常会有些情绪上的烦躁,喝点玫瑰花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1.2桃花

桃花味苦、性平。主除水气、利大小便,下三虫。《神农本草经》里谈到,桃花具有“令人好颜色”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桃花含有山萘酚、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山萘酚有较好的美容护肤作用。《本草纲目》云:“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甚快,若久服,即耗人阴血,损元气”。故桃花不能久服,体虚者慎用。女性月经期间禁用。

1.3柠檬

柠檬味酸、甘,性凉。具有生津止渴,和胃安胎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柠檬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及抑制色素沉着等十分有效。同时,柠檬有“宜母果”的美誉,孕期吃柠檬,不仅可以滋润肌肤,还有缓解孕吐、止渴生津、健脾安胎等作用。

2.安神助眠类

2.1薰衣草

薰衣草味甘、淡,性平。归肺、心、胃经。能清热,行气,止痛,驱蛔。薰衣草花茶能清心,安抚紧张情绪,松弛身心,缓和头痛,减轻疲劳的感觉。医院常用薰衣草全草制剂来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

2.2合欢花

合欢花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安神解郁,理气和胃,清肝明目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合欢具有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能够舒解郁结、缓和紧张、减轻疲劳。

2.3百合花

百合花味甘、微苦,微寒。具有润肺,清火,安神的功效。《本草正义》记载:“百合之花,夜合朝开,以治肝火上浮,夜不成寐,甚有捷效,不仅取其夜合之义,盖甘凉泄降,固有以靖浮阳而清虚火也。”百合花可以改善心神不宁、睡眠不佳、情绪烦躁等情况,对于焦虑症、抑郁症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清热解毒类

3.1菊花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菊花茶最适合头昏、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及血压高的人喝。体虚、脾需、胃寒腹泻者不宜饮用。

3.2栀子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神农本草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糟鼻,白癞赤癞疮疡。”栀子泡茶可缓解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状,因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4.其他

4.1罗汉果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现代医学证明,罗汉果对支气管炎、高血压等疾病有显著疗效;有降血脂及减肥作用,可辅助治疗高脂血症,改善肥胖者的形象,是爱美女性的最爱。

4.2山楂

山楂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现代研究表明,山楂具有降压和降脂的双重功效,因此特别适合患有上述慢性疾病的人群使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回味无穷谈花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34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