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竹丝扣瓷:一份刚刚好的东方情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3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11
内容摘要:瓷器具的外面包裹着竹丝,这个手工艺叫做竹丝扣瓷,也叫瓷胎竹编。始于清代中叶,是四川成都地区独有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因其考究的工艺,开始仅作为皇室贡品。2008年,“竹丝扣瓷”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瓷器具的外面包裹着竹丝,这个手工艺叫做竹丝扣瓷,也叫瓷胎竹编。

始于清代中叶,是四川成都地区独有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因其考究的工艺,开始仅作为皇室贡品。

2008年,“竹丝扣瓷”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像中国大多数快要失传的老手艺一样,这门兴盛一时的绝技,也正面临着失传风险。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相关行业的还有上千人,而2010年仅仅能找出70多名会此手艺的师傅。

近年来逐渐有一些年轻的手工艺爱好者加入,这些手艺人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我们民族的记忆,为中华手艺的传承努力着。

竹丝扣瓷的制作工艺

1.选料

竹丝扣瓷对原材料的挑选极为严格,四川邛崃山上万亩竹丛只选阴面的上等慈竹,百斤原竹只抽丝八两,细如发丝,柔如绸缎,一丝一丝缠绕在瓷器上。

2.刮青

将采回来的慈竹,趁着水分没有干,刮去青色的表皮,竹子即露出白胎。将竹子分成等宽的竹片,晾晒半月后进行烤色。

3.烤色

将晾晒后的竹子火烤,至略微泛红完毕。

4.抽丝

烤色完成后,匠人用自制的排针,按在篾片上,抽分成竹丝,再用匀刀将竹丝再次加工,形成粗细均匀一致的竹丝。

5.编织工艺

在瓷胎竹编的制作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镊子进行手工编制,起底、翻底、翻顶、锁口...使竹丝依胎形成,紧贴瓷面。并且做到所有接头之处都藏而不露。

竹丝扣瓷的难点在于,竹丝细软的几乎没有骨力,想要让他顺势依胎而上,达到严丝合缝的效果,不仅施力的尺度要合适,编织时还要心无旁骛,否则很容易行差步错,前功尽弃。

竹丝和瓷器的结合,会使一杯茶不冷、不烫,竹丝更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化,形成属于自己的颜色。

竹丝扣瓷不松不裂,不受虫蛀,只要防潮,经久耐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竹丝扣瓷:一份刚刚好的东方情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98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