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建水紫陶茶具怎么样 用紫陶茶具泡茶好不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3 15:5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32
内容摘要:近年来,建水紫陶不仅在云南省内得到普及,在省外也慢慢受到关注和发展,尤其在上海、北京、沈阳等远离西南的地区。建水紫陶是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

近年来,建水紫陶不仅在云南省内得到普及,在省外也慢慢受到关注和发展,尤其在上海、北京、沈阳等远离西南的地区。建水紫陶是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工艺品。其制作源远流长,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的说法,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那么不少朋友都很好奇建水紫陶茶具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紫陶茶具的起源以及用紫陶茶具的特点,让大家对紫陶茶具有所了解。

建水紫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国家文化部列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茶壶的天职就是要能拿来泡茶,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换言之,选择茶壶时便不应违背实用的基本原则。一把实用的贴心好壶至少应具备下列几点:

1、容量大小需合己用。茶壶容量大小差距甚多,大者容水数升,小者仅纳一杯之量。同样的,有的人交游广泛,天天高朋满座,一周泡掉三斤茶,此时如果选用小壶来泡,那光是来回地倾茶注水便够他手忙脚乱,满头大汗了。反之,若三两好友促膝品茗,偏偏选用容水近升的大壶,那岂不强迫人人非要牛饮一番不可,果真如此,那保证不出三个月,你的朋友会三个变两个,两个变孤支,到头来只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一人”的份了!

2、重心要稳,端拿要顺手。有些茶壶端拿之际十分沉重,这如果不是壶把设计不当,不符合人体功学,便是壶壁过厚(用土太多)。新手买壶时,不妨先在壶内盛装四分之三的水,单手提起,临摹倒水姿势。此举,一则试其量感是否过重。二则可趁此感觉执壶间,手指与壶把的施力位置是否舒适。端拿是否顺手相当重要,否则不但累了自己,更容易发生失手破壶的惨剧,不可不慎。况且,勉力为之,不免手上青筋暴露,脸上龇牙咧嘴,让客人未尝其甘,先见其苦,不免有点失礼。

3、口盖设计合理,茶叶进出方便。云南人爱喝普洱茶,在冲泡前呈干燥紧缩状态,藉着茶则置入壶中并不太难,但经热水冲泡数巡之后,叶片逐一伸展膨胀开来,会将整个壶身塞得饱饱紧紧的(尤其置茶量过多时),此时如果壶囗太小或设计不当时,就得费一番工夫才能将茶渣掏出。若一时疏忽,未清除干净,较易在壶身内壁形成茶垢,这就有碍健康了。

4、出水要顺畅,断水要果断。此点是大部分茶壶不易顾及的。好壶出水刚劲有力,弧线流畅,水束圆润不打麻花。断水时,即倾即止,简洁利落,不流囗水,并且倾壶之後,壶内不留残。

建水陶壶的是靠陶上装饰的书画来提升品味和档次,其实建陶上的装饰和书画艺术一样,讲究笔墨美,色彩美,意境美,气韵美。品味上面的书与画,先看其线条有独立的审美性,就陶上而言好的线质如同毛笔写出,其线质是有独立审美性的。虽经刀刻但无刻意之迹,笔韵线质尚存。反之线条如同木刻,死板无韵。谓之无笔,既无笔则失去了中国书画情趣,情趣既失神韵何来。这须观者有一定的书画鉴赏力,方可识其韵味。中国画讲求笔墨功力,更注重写意传神。

我们先来看看建水紫陶泡茶都有哪些优势吧!

1、留香优势

建水紫陶茶具的密度可以保留茶的香气和味道不被茶具吸收,泡出来的茶汤香气更加充盈,味道更加饱满。

2、导温优势

建水紫陶茶具的导温性能好,在茶需要逼温的时候,壶内温度上升快,要保持高温,用烫水淋壶即可,这是很多饮用黑茶客人选择建水紫陶的原因。

3、同根同源优势

云南的茶以普洱茶为代表,云南的陶以建水紫陶为代表,用建水紫陶茶具泡出的普洱茶活性更为凸显,喉韵部分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茶具,这是源于其同出一方水土的相融性。

4、文化优势

建水紫陶是一种文化陶,以陶为载体,可以承载兼容不同的书画艺术,其文化属性与品茶的雅趣十分契合,文化内涵已超越使用功能而升华为一种独立艺术门类。

以上就是关于建水紫陶茶具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介绍能对建水紫陶茶具有看更加全面的了解,在以后的茶具选购过程中能对各位茶友有所帮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建水紫陶茶具怎么样 用紫陶茶具泡茶好不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8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