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紫砂壶和盖碗,用谁泡茶更胜一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1:0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677
内容摘要: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泡好一杯茶,需要的不仅是好的茶叶,更需要一把恰到好处的茶器~昵茶网。日常泡茶经常涉及到无非两件主泡器具,一是紫砂壶,风味担当,二是盖碗,原味担当。所以泡茶,信手拈来的就属于紫砂壶和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泡好一杯茶,需要的不仅是好的茶叶,更需要一把恰到好处的茶器~昵茶网。

日常泡茶经常涉及到无非两件主泡器具,一是紫砂壶,风味担当,二是盖碗,原味担当。所以泡茶,信手拈来的就属于紫砂壶和盖碗了,那么既然都可以用来泡茶,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盖碗泡茶

盖碗,胎质细腻,不挂味,易清洗,只要清洗干净了,泡什么茶都不会串味。喜欢简单喝茶、原汁原味喝茶的茶友,往往一只盖碗游走天下,管他天南地北,管他什么茶,用盖碗都无错,昵茶网茶叶百科。

但真实情况下一般盖碗更适合泡新茶,新茶对水温的要求不是特别的挑剔,盖碗壁薄,开口大,保温性也不怎么好,所以温度随时下降得快。

但对于老茶就要求水温一定要高。

夏天可能还没感觉,冬天用盖碗泡熟普、老白茶,也很容易泡不开,这点对于西安、北京、沈阳的茶叶应该是深有感触的。

但是这些也不能抹杀盖碗的优势,它能够真实地展现一款茶的优缺点。比如我们平时审评茶叶的时候,都是清一色的白瓷盖碗。

盖碗是忠诚的,每一次的冲泡,每一次茶叶本来的味道,一览无余,优缺点一目了然。开口大,底部小的设计,也能让茶的所有香气更大程度地自由释放。

另外,盖碗普及度较高,价格也很平民化,基本上100元以内,绰绰有余。

紫砂壶泡茶

相比之下,紫砂壶更会修饰茶叶,也能增加茶叶香郁的程度,更招人喜爱,但确实很贵,一般也承受不起,少则好几张票子,多则10张往上。

而紫砂壶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双气孔结构,透气不透水。这样的结构,可以吸附异味,让茶香更纯净、浓厚。(这点对老茶非常友好~昵茶网茶叶百科)。

但是,这个特点让人又爱又恨。紫砂内部有很多细密的透气孔,致密程度比盖碗低很多,因而善于吸收茶汤。

一把长期使用的紫砂壶,就算不加茶叶,单单用水泡,也能跑出淡淡的茶汤来。想拿一把紫砂壶泡各种风格的茶,很容易串味。

重点,画圈圈~昵茶网:

因此,基于茶叶的特点,盖碗更适合泡一些品质较新、鲜嫩程度高、或香气不是很复杂的茶叶,如绿茶、红茶、轻发酵乌龙、新白茶、新普洱茶、黄茶等。

而紫砂壶可以泡一些炭焙乌龙,岩茶、老铁、陈年普洱、黑茶、堆味陈味重的熟茶等。

但,如果实在不想那么麻烦,情况不允许的话,盖碗就是最佳的选项。

既然说到紫砂壶,有的茶友会说起“一壶不侍二茶”。那么真的是一把紫砂壶只能泡一种茶?

并非绝对,但尽量一壶一茶。

因为紫砂壶有气孔结构,吸纳茶香。这是紫砂壶的特性,但也因此,如果用紫砂壶泡不同的茶,其茶汤的滋味也会不纯。

但是这个纯,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并非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你是特别在意,那肯定要一壶一茶,不然喝来茶汤变味,莫不是背离初衷。

但是如果实在憋不住了,想换茶了,只有一把壶,该怎么办?

其一、首先将茶內的茶渣等彻底清除,用清水清洗彻底,然后再用沸煮泡20分钟左右,也就是开壶的流程。

其二、之后把壶盖打开、晾干。如果晾干觉得太慢,可以将壶身倒扣在茶桌、茶巾上,干起来会比较快。

其三、壶洗干净了之后,用新的想要更换的茶叶,多冲泡几次,然后时间可以长一些,然后第三次左右就可以正常使用冲泡了。

以上只是个人的拙见,不过整体而言,根据原则,自己如何舒适怎么来,毕竟茶是自己喝的,自由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紫砂壶和盖碗,用谁泡茶更胜一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40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