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一文读懂本山绿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20:5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01
内容摘要:本山绿泥,就像喝普洱的人,大多听闻“冰岛”、“老班章”,壶友对“本山绿泥”应该不会陌生。绿泥是以矿料外观的颜色命名;“本山”是指丁蜀镇的黄龙山,本山料也是同理。一般产于石英岩板(俗称龙骨、黄石岩层等)

本山绿泥,就像喝普洱的人,大多听闻“冰岛”、“老班章”,壶友对“本山绿泥”应该不会陌生。

绿泥是以矿料外观的颜色命名;“本山”是指丁蜀镇的黄龙山,本山料也是同理。一般产于石英岩板(俗称龙骨、黄石岩层等)下部。

这其中产中的绿泥,颗粒含量比较大,收缩及变形率较小,对烧成温度要求比较高,胎质相对疏松。

还有少部分产自紫泥层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他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 以夹脂形式产出的绿泥,泥质一般较嫩,收缩变形率相对较大。

我们所用本绿产自紫泥夹脂,在断口处清晰可见紫泥成份,烧制后也清晰可见紫红色的紫泥颗粒。细心的壶友会发现,本山绿的紫砂制品价格不低,原因在哪?

一是矿料非常稀少,矿层只有十几公分,“物以稀为贵”。

二是成品低,自古以来绿泥作装饰居多,很少见大件的绿泥作品。

成品率低,60%烧成概率。

绿泥或者绿泥含量比较多的段泥,氧化铝含量较高,初级烧成阶段,在排除水分的过程中,升温曲线较慢,在此过程中,坯体的收缩最大,升温慢,缓慢排水,否则容易出现开裂。

绿泥和段泥的区别:

绿泥手感温润,像婴儿的肌肤,视觉效果也是;而段泥相对干枯。

绿泥表现无砂感,细看,砂是凝结进去,类似果冻;而段泥粒子观感强,砂感强。

本绿颜色比较浅,烧成后基本是黄色调为主,也有极少呈橙黄色调

烧成表现细节图(屏幕显示问题略有色差,颗粒表现无偏差)

泡养对比(左为泡养后,右为出窑后表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一文读懂本山绿泥”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33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