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宜兴紫砂壶在历史上都经历了哪些时期?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0:0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23
内容摘要:说起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亦有几百年的时间了。紫砂器,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逐渐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赋予文化的气息。根据紫砂陶发展的历史特征,有前辈把紫砂器

说起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至今亦有几百年的时间了。紫砂器,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在历史上由于文人墨客的参入,使其逐渐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赋予文化的气息。根据紫砂陶发展的历史特征,有前辈把紫砂器形演变归纳为八个时期:

草创期:正德年代以前,以瓦罐、缸器为主,以物用为主。到宋代则有类似茶壶的水壶,以加釉器为多。

初创期:自正德至十六世纪末年,约百年历史。金沙僧的作品既无枚章,因此已难能考证实在的器物。

筋纹期:以筋纹型作为第一期,如供春之六瓣圆囊壶亦列入筋纹器的话,此期的时间由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至鸣远的十八世纪初为阶段。以整个第一期筋纹型来涵盖整个明末清初,仅可以说筋纹是这个时期独有的特色。

自然型期:自然型的说法,应该是器物完全与自然界的花、果、树、草、动物,绝对相象。陈鸣远一生,可以说是自然型的代表,年代从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中叶。

几何型期:几何型的造型是根据球型、筒型、正方形、长方形及其他几何造型而变化出来的,所有的造型在宜兴来说都难能以一个时期为限,在我们所知的供春六角形宫灯,也是几何形的造型,但通常以几何型来通称年代的话,则被视为以曼生的年代为准,即自十九世纪初至十九世纪中叶的时代。

多造型期:清初流放造型的特色有筋纹、自然、及圆润的几何型混合在一起,同时由于贴花的兴盛,除小圆壶以外,多半都会混杂着贴花,自顺治始至乾隆,前后约有一百多年的时间。

小壶创制期:阳羡砂壶图志云:李茂林始创小壶式,实为阳羡小壶之鼻祖。文震亨长物志云:时大彬所制又太小,若得受半升而形制左洁者,取以注茶更为适用。就所知名代诸茶壶高度不超过10厘米,容水量皆不超过300cc,一般以240cc居多。据测量李景康先生所遗的砂壶,称其为小砂壶者,容水量在160cc以下,称中壶者约在160cc以上至360cc以下,大壶为约360cc以上至1000cc以下,超过1000cc则称为巨壶。

加釉加彩期:宜兴壶加彩釉,虽有最早始于欧子明或陈仲美之说,然欧子明所作之器皆为罐缸之类,加釉加彩以此为始无可厚非,然加彩壶则应始于康熙之世,约有百年之事,因明代尚无珐琅彩。

而翻开陶都紫砂的史册,除了紫砂壶成型工艺,在各个时期都有所不同。各个时期的塑形手法也在不断进步。

明代创始期的壶是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到了晚明的时候,时大彬创造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不见指纹,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触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了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触有时也会这样处理。

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反将壶放在同窑的缸中套烧,所以经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到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壶的内壁也薄厚不一。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所以其胎质较为疏松。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所以壶胎厚薄比较均匀,制作也比较精细,其壶底多有放射状痕迹。另外也有制壶大家仍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他们所制作的壶已达到炉火炖青的境界,一般人是望尘莫及的。清早期的壶嘴为单孔,晚期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壶均为手制,到了清末就有用模制或轳辘成型的工艺。

著名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在谈到紫砂鉴定时曾讲过成型手法是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因为每个制壶家作壶嘴及壶把的方法不同,都有个人的风格。俗话说,壶如其人。一把紫砂壶,往往就是制壶人的性格呈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宜兴紫砂壶在历史上都经历了哪些时期?故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2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