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为何要遵守“一壶一茶”?想换茶怎么办?理由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5 13:38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93
内容摘要:紫砂壶,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是老朋友了。尤其是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这一特性使得很多茶友都爱不释手。明代文人闻龙曾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

紫砂壶,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是老朋友了。尤其是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这一特性使得很多茶友都爱不释手。明代文人闻龙曾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

紫砂壶既然越用越好,而且强调内外皆用,泡多样的茶岂不是对壶的保养更有效果,但为什么都说“一壶不事二茶”呢?

不少紫砂壶玩家在用紫砂壶泡茶时都会固定使用一种茶叶,其中缘由许多人并不知道。

这种习惯的养成与紫砂壶的特性有关。

紫砂泥是由石英、赤铁矿、云母、黏土等各种矿物组成的混合结构。

紫砂壶的气孔是紫砂泥的各种矿物之间结合面形成的气孔,和黏土微小泥团内部的气孔组合而成。

这就是所谓双气孔。双气孔的产生,即有紫砂泥自身结构的原因,也和紫砂壶烧结过程中,各种矿物收缩率不同留下的气孔有关。

各种矿物之间结合面形成的气孔一般为链式气孔,各气孔之间有的连通,有的闭合。

微小泥团内部的气孔,在内部的是闭合气孔,在小泥团表面的是开放式气孔。

于茶水的表面张力,茶水无法通过这些气孔透出壶的表面。

但水蒸汽可以通过气孔透出来。这就是所谓透气不透水。

茶水的水蒸汽在气孔内部通过时,由于气孔蜿蜒崎岖,会在气孔壁残留一部分,水气蒸发后,茶物质会在气孔内部保存下来。

这是紫砂壶留茶香的主要原因。如果泡的茶种太多斑杂,今天泡乌龙茶,明天泡普洱茶,后天又泡花茶,那么必然导致茶味混合,气孔里的茶香味就乱了。

正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香气,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也是养壶大乐趣!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若是当地高温多湿,茶壶内极易产生霉菌,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

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

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善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所以壶友们在紫砂器使用前后都要注意清茶壶清洁,保持卫生。

问题来了

一把紫砂壶只能泡一种茶叶,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如果你想把原来喝茶叶的紫砂壶换喝其他茶叶的话,那该怎么办呢?

其大前提必须要此紫砂壶泡茶的时间不久,如果已经泡一种茶时间过久,茶香吸附过重,建议不更换茶叶。可以另外选用一把新的紫砂壶。

在换茶喝之前,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将此紫砂壶的壶里、壶外都进行彻底擦洗和清理,注意不能够用任何化学清洗剂:比如84、洗涤剂等。

2.按照以前介绍的开壶方法进行重新开壶。

3.重新开壶后的此紫砂壶,就可以用新茶进行泡养啦。

结语:

喝茶品茶这种休闲似的文化活动,除了本身品尝茶的滋味,另外讲究的一是静心养心,从容淡定。

二是快乐随意,舒畅欢心。当你坚持“一壶不事二茶”时,你体会到的是茶汤细微的原味本色。

是没有一丁点香气混杂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种个性张扬的意境。

而当你的视线越过了“一壶不事二茶”时,感悟到的又将是另外一种境界:散漫、随意、包容,从容而为,却又天然成趣!喝茶,喝的是一种心情!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为何要遵守“一壶一茶”?想换茶怎么办?理由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0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