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六大茶类如何搭配建水紫陶壶?不同茶性如何搭配建水紫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22 08:02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697
内容摘要:中华茶饮源远流长,深入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类饮茶器皿也层出不穷,其中建水紫陶壶因其独特的气孔结构,用来泡茶,泡出来的茶汤不仅醇郁芳馨,茶壶使用时间越久,壶身色泽就愈

中华茶饮源远流长,深入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类饮茶器皿也层出不穷,其中建水紫陶壶因其独特的气孔结构,用来泡茶,泡出来的茶汤不仅醇郁芳馨,茶壶使用时间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

中国茶叶据统计有6000多个品种,按制作方式分类为三大类,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按商品分类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青茶)。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说一下根据不同茶性,如何搭配紫陶壶。

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是我国茶叶产量中最多的一类,绿茶中保留的天然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绿茶主要品种有:西湖龙井茶,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竹叶青,恩施玉露,普陀佛茶。

绿茶汤色青嫩,不耐闷,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口盖大,身桶宜矮不宜高

容量:250cc及以上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

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我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滇红、霍红、苏红、越红、川红、吴红,其中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红茶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壶身较高深、窄长的

容量:200cc以上均可

乌龙茶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绿茶和乌龙茶是由用一种茶树所生产出来的。最大的差别在于有没有经过发酵这个过程。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会随着发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结合,致使茶的颜色变深,但因此茶的涩味也会减少。

其功效有:预防蛀牙、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改善皮肤过敏、减肥瘦身、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乌龙茶的主要产地在福建、广东和台湾。以闽北的武夷岩茶、闽南的铁观音、广东单从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为最佳。

乌龙茶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宜矮不宜高,能表现茶香特质

容量:按照茶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容量的壶,一般为80cc-200cc内

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黑茶是利用菌发酵的方式制成的一种茶叶,它的出现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黑茶有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降血压、改善糖类新代、降血糖、防治糖尿病、杀菌、消炎、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多重功效。

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黑茶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壶腹较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

容量:200cc以上

黄茶

黄茶最芽叶细嫩,显豪,香味鲜醇。黄茶的基本制作工艺近似绿茶,但在制茶过程中加以闪黄,因此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的结果。

主要品种有:君山银针,沩山毛尖,霍山黄芽,霍山黄大茶等。

黄茶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口盖较大

容量:200cc以上

白茶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疼,由其是陈年的白毫。

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唝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绒毛的牙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之一,令人喜爱。

白茶宜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紫陶壶:

壶型:口盖较大,壶腹较窄,壶身较高

容量:300cc以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六大茶类如何搭配建水紫陶壶?不同茶性如何搭配建水紫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01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