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关于银壶,你知道多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3 00:30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79
内容摘要:导读: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纯银茶具、紫砂、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那么,各种材质冲泡茶叶有什么区别呢?估计就连很多“茶客”也难以说全。在日常生活中,用银壶装水、烧水、泡茶,这样能增强

导读: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常见茶具,有纯银茶具、紫砂、瓷器、玻璃、塑料等各种材质。那么,各种材质冲泡茶叶有什么区别呢?估计就连很多“茶客”也难以说全。

在日常生活中,用银壶装水、烧水、泡茶,这样能增强体质,预防细菌病毒感染。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银是天然的抗生素,具有杀菌、养生保健功效,可以杀死650多种细菌和病毒。那么,关于银壶你知道多少?什么样的银壶才值得购买呢?

1、科学使用银壶,喝出健康好茶

新银壶在使用前先用冷水清洗,然后用热水冲洗,再放些一般的茶叶冲泡一两次,即可消除新壶可能有的异味又可清除残留的杂质。

银壶在煮水加热的过程中,最好使用电陶炉、光波炉、电热丝炉。无水状态下切忌加热,烧水的时候装水容量最好保持在壶身容量的80%-90%为最佳。

作为贵金属的银,它拥有着非常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具有最佳的杀菌功能。银壶用来烧水泡茶,其释放的微量银离子可以非常明显地改善水质。

“银离子杀菌”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杀菌技术。科学研究表明,每升水中只要含亿万分之二毫克的银离子,即可杀死水中大部分细菌,并且对人体无害。

正因为银壶煮水中释放出来的银离子的杀菌消毒作用,在泡茶的时候杀死了茶叶在生产与存放过程中或多或少产生的一定量细菌,消除了茶叶的异味,改善了茶叶的品质,从而使银壶冲泡出来的茶拥有更好的口感。

银壶的好处不仅仅杀菌消毒,也会补充微量元素,使人体获得正常运作所需要的银离子,这既减少了病菌的侵入,又可以平心境、暖肠胃、舒精气,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2、如何选购一把好的银壶?

在茶器市场上,银壶越来越被人喜爱,市场需求的放大虽促进了银壶行业的发展,但良莠不齐的银壶市场也考验着消费者的眼光和知识,挑选一把好的银壶既要考虑到工艺性也要照顾到实用性。

首先,看用料材质。银的纯度分为990、925两个国家标准。“990”代表足银,银的含量为99%,在银器上常标注为S990。“925”银,银含量为92.5%,其余7.5%为含铜率。纯度为“990足银”被视为是上好银壶的首选银料。“990足银”的硬度与延展度最适合打制银壶,其银离子保健指数也是最高的。但同样是“990足银”,其含银量即便有99.90%和99.96%的细微差别,也影响着这把银壶的品质。

其次,看工艺,具体包括器型、纹路、色泽等方面。一般意义上,手工锻制比机器铸造的银壶,更讲究质感。因为手工锻制的银壶要求茶壶与茶身的契合度要精确。一把壶好不好看,实用不实用,从器型上就能分辨出大概,器型好的银壶设计到位,从壶身容量、手柄高低、壶口大小、壶嘴形状等组合到位,十分协调,这样煮水、泡茶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拥有好的器型后,再去看银壶的纹路和色泽,好的银壶,其錾刻、纹饰的构图线条更加清晰流畅,富有立体感。银壶表现的色泽处理也更考究,无论亮光、亚光还是复古色都与器型和纹路要表达的主题相匹配。

3、这些银壶保养知识,你一定要懂

银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变黑,需要用专门的拭银布来擦理,这是纯银氧化的正常现象,既不影响使用,也体现了银器的沧桑魅力。但过度氧化就是使用不当的结果了,必需加以注意。

首先银壶绝对不能干烧,干烧银壶是不能修复的。其次,使用银壶的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不要磕碰和划伤。第三,使用过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把银壶内外清理干净,最好用柔软的布擦干。如果长时间不使用,请用软布或者纸来包裹,放在阴凉处保存。

即便如此,有时还是会因为意外或不小心,造成银壶的氧化,那么就按照如下方法来进行处理用牙膏清理。把壶表面弄湿后,涂上一层牙膏,然后用手指轻轻摩擦2-3分钟,在牙膏清理之后,再用洗洁精和清水冲洗,最后用干净柔软的布擦干。

很多藏家会把银壶包浆保养,那么用手盘的时候,双手一定是要刚刚洗过并且已经干透的。一天可以盘30分钟左右,一周或两周后,就会形成了一层薄薄的包浆。如果包浆保养持续约3个月的时间,银壶会散发耀眼的光泽,这是因为包浆好的壶会呈现较强烈的反光。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关于银壶,你知道多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9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