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碗盘龙: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据说,北宋大诗人苏轼在江苏宜兴独山讲学时,好饮茶,为便于外出时烹茶,曾烧制过由他设计的提梁式紫砂壶,以试茶审味,后人称它为“东坡壶”或是“提梁壶”。苏轼诗云:“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莆粟盘龙茶”就是诗人对紫砂茶具赏识的表达。
根据确切的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如今的紫砂茶具是用江苏宜兴南部及其毗邻的浙江长兴北部埋藏的一种特殊陶土,即紫金泥烧制而成的。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烧制温度以摄氏1150度左右为宜。优质的原料,天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
宜兴紫砂茶具因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受到茶人的钟情,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外。
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一般认为,一件姣好的紫砂茶具,必须具有三美,即造型美、制作美和功能美,三者兼备方称得上是一件完善之作。
艺术鉴赏: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自古至今,竹木茶具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但木质茶具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竹编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不乏有人购置竹编茶具是为了摆设和收藏。
清澈透明: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琉璃,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
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虽然造型原始,装饰简朴,质地显混,透明度低,但却表明我国的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随着玻璃工业的崛起,玻璃茶具很快兴起,这是因为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可塑性大,因此,用它制成的茶具,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用这种茶具泡茶,能够很好地观察到茶叶在热水中浮沉起落,姿态的活灵显现。
坚固耐用: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现今使用的铸铁搪瓷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与奥地利。
搪瓷工艺传入我国,大约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景泰蓝从宫廷流向民间,这可以说是我国搪瓷工业的肇始。
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
搪瓷茶具传热快,散热也快,且杯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