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为了喝茶,西方人竟发明了这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02 22:2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867
内容摘要:为了更好的喝茶,陆羽创煎茶法,从此茶汤里再喝不到葱姜蒜、陈皮薄荷了;随着煎茶、点茶、泡茶等各种泡茶方式出现,中国人又发明了许多专属茶器。而从茶传入西方以来,西方人也在茶上费了一番心思。不同于中国传统文

为了更好的喝茶,陆羽创煎茶法,从此茶汤里再喝不到葱姜蒜、陈皮薄荷了;随着煎茶、点茶、泡茶等各种泡茶方式出现,中国人又发明了许多专属茶器。

而从茶传入西方以来,西方人也在茶上费了一番心思。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致,西方发明的这些物件更为现代。

按点工作的茶婆子

茶婆子是西方茶最典型的发明创造。这种自动煮茶机在1902年被一个嗜茶的军械工人发明出来。

曾红极一时,巅峰时,全英国多到200万台。到现在,仍可在英国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场所找到。

1936年茶婆子

茶婆子的工作原理

睡前把金属罐装满水,把茶包放进瓷茶壶,设定闹钟

到了设定时间,加热器自动启动,开始加热

水蒸气的压力将金属罐的水压到瓷茶壶,平台倾斜,电流自动切断,茶便泡好了

西方的茶铲与中国茶艺六君子的茶铲略有不同,西方的茶铲不仅是舀茶的工具,还是计量的工具一勺茶代表一个人的用量。

茶铲四只,从左至右依次为:

1875年J.W.&C.制作的维多利亚时期贝壳状茶铲

1791年乔治三世时期JohnBeldon制作的茶铲

1801年茶铲

1806年茶铲

割舍不掉的茶滤

茶滤是内置茶滤的前身,也是后来蛋状茶滤的前身。

西方人喝茶不像中国人喜单泡,他们喜一股脑冲泡。温壶之后放入茶叶直接泡五分钟,再把茶滤放在茶杯上滤掉茶渣。

收放自如的茶桌

茶桌是一种比餐桌略低略小的桌子,弹性很大,可以小到放一人份的茶具一套,也可以大到可以围坐六七个人的程度。

桌沿通常有略高于桌面的镶边,防止茶具滑落,后来的茶盘设计也基于此。

有钱人才有的茶暖

茶暖出现在19世纪。

那时,除了下午茶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早餐和整个下午都喝茶,甚至代替了原来在英国早餐桌上的啤酒和麦酒。

茶暖从最开始的出现就带有很强烈的有钱人群的色彩大量刺绣、编织、拼接等耗费时间的工艺,只有很多空余时间的人才能用做茶暖来消遣。

贵妇的专属茶袍

这种茶袍流行于19世纪女性下午茶着装,比睡袍精致,这都是贵妇们的专属,19世纪普通人温饱都是问题。

这也是贵族追求极致享茶的表现。

尴尬的骨瓷

骨瓷是世界上唯一由西方人发明的瓷种。其实,骨瓷是一种不太成功的仿制而成的意想不到的结果。

大约在十七世纪,景德镇的薄胎瓷传入欧洲,在欧洲价值连城。于是英国一发明家在陶土中加入动物骨粉,得到现在骨瓷。

为了胡子的带沿茶杯

18世纪,西方人开始改良茶杯,为了能减少男士们胡须过多接触茶汤,茶杯改良为杯口外延。

其实这种茶器我们当时也有,只是没有传过去而已。

仆人碰不得的茶箱

茶叶在两三百年前的西方十分金贵,所以用来盛放茶叶的茶箱也小巧,并且和现在国人喜爱的爱马仕手提包一样,需要能摆出来炫耀。

因而在茶箱和茶罐的设计制作上,镶嵌、雕刻、镂空、水晶、贝壳、玳瑁、金银等艰深工艺和稀有材料能用的都用上。

所有的茶罐都是放在茶箱里,所有茶箱都是带锁的,而钥匙,则掌管在主人那里。如果有客人来访,仆人把茶箱摆放在茶桌的正确位置上,由主人打开茶箱,泡茶献给客人。

虽然这大多是十八、十九世纪的发明,但是不难看出,西方在茶方面的发明和中国的还是有些区别。

西方从那时候就已经追求方便快捷的享茶方式,这种方式也是西方文化的体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为了喝茶,西方人竟发明了这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8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