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看壶秘籍:难怪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壶好壶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3:0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88
内容摘要:从造形艺术上看,紫砂壶“圆不一相,方非一式”,以方和圆这样简洁的几何体创出无穷的变化,在变化中又恪守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法则。方壶则壶体光洁,块而挺括,线条利落。圆壶则在“圆、稳、匀

从造形艺术上看,紫砂壶“圆不一相,方非一式”,以方和圆这样简洁的几何体创出无穷的变化,在变化中又恪守了中国古典美学“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的法则。

方壶则壶体光洁,块而挺括,线条利落。圆壶则在“圆、稳、匀、正”的基础上变出种种花样,让人感到形、神、气、态兼备。

很多人做的紫砂壶是没有气息、没有神韵的,方是呆板的方,圆是萎靡的圆,筋纹不劲道,花器更是了无生趣。

没有生命的气息,徒具形式,一味模仿而且没有自己的思想,很难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好的壶应该有着和中国文化底色一样的气息。

我在很多老壶里都嗅到了这种气味。陈鸣远的南瓜壶,让我想起儿时夏天的清晨,母亲热衷用南瓜同糯米熬粥,味觉的质朴和嗅觉的清香,一直绵延至今日,每看此壶,都觉得有丝丝甜味在舌下回转。

杨凤年的风卷葵,那是一片充沛的气场,风中舞动的葵花,像跃动的火苗。

它的气味是任何一种花卉都不具备的,含着阳光气息的香味,带着我的思绪汪洋四溢的驰骋八极。

瞿子冶刻绘的子冶石瓢,通转的竹枝,气贞而静,能令人解酲醒睡。

后世亦有通刻梅花的佳作,暗香浮动,孤标别韵,顿觉一股清逸上升至肺腑间,隔夜的宿气渐渐消弭无形。

视觉只是制壶人所有感官的一道窗口,开启了这扇窗,继而调动起手、鼻、舌、身。触觉、嗅觉、听觉等等都跟着一起活跃起来了。

顾景舟大师的壶里有儒家气味,儒家崇拜充实,顾壶正派而肃穆,单纯的线条是一种质朴的庄重,庄重里又有神的灵性。

好壶如好茶,不止有视觉和触觉,同样有嗅觉上的体验。那是来自文脉深处的奇香,以才华底蕴支撑,不张不扬,有特定的林下风流,在隐约之间,利于轻嗅,不宜猛吸。

顾景舟大师曾经说:“一把好的紫砂壶必是好看的、耐看的、有韵味的。”

能否将飘逸的紫砂魂凝聚在作品中,是对紫砂艺人最苛刻的要求与考验。

好的紫砂壶,通常有气息,有灵性!爱壶的你是否有同感?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看壶秘籍:难怪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壶好壶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7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