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建水紫陶的特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2:2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29
内容摘要:建水紫陶产自云南建水境内,陶泥有红、黄、青、白、紫五种色彩,别称五彩云陶,成品建水紫陶含铁量高,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呈现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粗细程度不同的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后,质地细腻,

建水紫陶产自云南建水境内,陶泥有红、黄、青、白、紫五种色彩,别称五彩云陶,成品建水紫陶含铁量高,成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呈现金属质感,叩击有金石之声,经粗细程度不同的鹅卵石,精工细磨抛光后,质地细腻,色泽光亮。

建水建水紫陶的制作工艺:

一、揉泥:在制作陶器之前一定要对泥料进行炼制,也就是揉制过程。主要目的是排出泥中的气体和杂质,使泥料更加密实。

二、拉坯:就要靠我们拉坯师神奇的双手,将每一坨泥巴塑造成各种器皿。

三、修坯:其目的主要是将不平整的表面修的平整光滑,将薄厚不均的坯体修成均匀的坯体,前者是为了美观,后者是为了防止窑裂。

四、坯体装饰:以陶为纸,将所要表达的“字”或“画”落墨于陶坯上,是制陶的点睛之笔。这也是紫陶的魅力所在,建水陶的装饰之美是集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绘画题材及表现形式是因人而异的。

现在紫陶装饰还有:透雕(镂空雕)、印纹、胶泥、泥绘、贴花、浮雕、镶嵌等手法,可谓集众艺于一体,聚众美为一美。

五、雕刻装饰:紫陶特色是阴刻,刻刀便是用一根小小的伞骨制作出来。以刀代笔,在落墨的陶坯上将墨迹雕刻成模。而现在的建水陶装饰除了阴刻,还有圆雕、浮雕、透雕(镂空雕)、微雕等雕刻装饰。

六、彩泥镶嵌:填泥是实现建水陶绘画图形和色彩渐变的重要工艺程序。在书画家装饰完,刀客们刻完之后,再用彩泥细致的填进刻出来的凹槽中。泥的干湿要把握好,太干不易填进去,甚至会压坏坯体,太稀又会填充不实,在烧制过程中会脱落。另在色彩方面也要努力还原到最初的画作,所以在填泥前是一定要和作者沟通的。

七、除泥打理

主要步骤是:擀、压、刮。待彩泥干到一定程度,我们要进行擀泥,就是将多余泥擀到画面刻出凹槽区域,如泥不够要补泥;擀后便是压泥,目的是将彩泥压实,排除彩泥内气泡。压实后便要将余泥刮掉,让画面呈现出来,之后再进行压泥,目的是让彩泥和坯体牢牢结合在一起,避免烧出后画面处出现裂痕,也就是一件瑕疵品(工具是由锯片制作而成)。

八、精修坯体:经过装饰、刻填后的陶坯,表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和破环,所以要进行精修。精修时也要保持一定的干湿度,否则会损伤坯面刻嵌部分及器型整体标准。

九、嘴、把粘接(壶):这一步骤是针对壶及需要粘接配饰的器皿来说。嘴、把形状大小是由壶型决定的。粘接好后再进行打理,主要是打整痕迹及粗糙部位,保持壶内外平滑细致,之后在壶底打章。

十、晾坯:精修后的陶坯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干至合适程度才能进窑烧制。

图为:建水陶烧制前与烧制后

十一、烧制

烧制温度一般在:1150到1200度左右,收缩率20%左右,烧制时间为10至12小时。分为氧化烧法和还原烧法,氧化烧即是在烧制过程中,保持窑内充足的氧气供给;还原烧是在窑温上升至900度左右,减少窑内氧气供给。氧化烧白泥为黄白色,俗称“象牙白”,红泥为猪肝色。氧化烧的器物打磨后色彩变化较小;还原烧白泥呈青灰色,红泥为黑褐色。打磨后色彩变化较大,可获得纯黑色、古铜色、青灰色。

十二、喷砂打磨

刚出窑的紫陶,表面被一层金属质感的火皮覆盖,我们要通过喷砂或打磨将它的外衣去掉。露出它原本的面貌。这一工序又要讲到我们紫陶的特色:无釉磨光。不上釉却有釉一般的亮度色泽。这是非常特别的一道工序,传统的材料是建水河边的细沙或鹅卵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建水紫陶的特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70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