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陶器和瓷器外,隋唐以前民间多采用竹木制作而成的茶具,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并且来源广、制作方便,既对茶无污染,又对人体无害。因此,从古至今直受到茶人的欢迎。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都是用竹木制作的。
不过这种用竹木制作的茶具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长时间使用,也无法长久保存。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样的茶具美观大方,并且泡茶时不易烫手,能够保护内胎,富有很高的民族工艺审美价值,可用作收藏和摆设。在云南,竹资源丰富:如石屏县龙朋镇有个村子的经济收入基本上靠竹子的制品销售:竹木茶具在少数民族中的使用占有一定比例,如傣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用竹子来制作竹筒茶和青竹茶等、用竹子做喝茶的桌凳、装水和运水的器具,价廉物美。一般家庭多用竹、木罐来装茶,用竹制作的茶道组、茶船等。
木制茶具的原材料比较容易得到,制作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对人体也没有危害。然而竹木茶具也存在不足之处,那就是不宜长时间贮存茶叶,也不能长期使用,清代时,四川出现了一种用竹子编织成的茶具,主要有茶壶、茶杯、茶托、茶盘等,且大多是整套编制的,同时,竹木茶具因具有色调协调、自然美观,且富有艺术鉴赏价值的优势而被经常当作是工艺品,因此,大部分人购买竹编茶具不是为了使用,而主要是为了收藏及陈列。
竹木茶具适宜泡制花茶,因花茶冲泡时的水温,70~80℃的即可,否则会伤害花茶特有的精髓,而木制器皿冲泡出来的花茶不会伤害花茶本质,可保留花茶精髓的较佳状态。像玫瑰花茶、御青菊花都是较好的选择。在历史上,广大农村包括茶区,很多人使用竹或木碗泡茶。
因为它物美价廉,经济实但现代已很少使用。在我国南方,如海南等地有用椰壳制成的壶、碗来泡茶的,经济而实重用,又具有艺术性。用木罐、竹罐装茶,则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乌龙茶木盒,在盒上绘制山水图案,制作精细,别具一格。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黄竹片茶罐也是馈赠亲友的珍品,且有收藏价值。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