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宜兴紫砂柴烧和台湾柴烧大有不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2-23 03:3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036
内容摘要:近年来,柴烧茶具迅速流行,“柴烧的美,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烧出来的模样!”柴烧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蹿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所

近年来,柴烧茶具迅速流行,“柴烧的美,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它烧出来的模样!”柴烧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窑的差别在于灰烬和火焰直接蹿入窑内,产生落灰经高温融熔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地粗犷有力。

所谓好茶搭好壶,柴烧壶所冲泡的茶叶,香气浓郁、茶汤清澈、入喉滑顺、后韵甘甜,是行家的首选,更是茶艺师的最爱。每把柴烧壶皆有独特落灰、火痕、实用、美观、兼具艺术收藏价值。

由于柴烧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市面上各式各样不同地方不同材质的柴烧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外来的以日本、台湾等产品居多,随着国内又以宜兴、福建、广西、云南等不同材质兴起的柴烧产品。今天“语南堂”柴烧紫砂就从材质和烧法不同的台湾和宜兴柴烧相对比,让更多喜欢柴烧茶具的爱好都从中学习和了解当中的区别。

台湾柴烧:

台湾柴烧壶可分为两种,即信乐烧和备前烧。信乐烧品因覆盖上落灰后进而高温烧成,产生色泽变化多端的自然釉面。本来只有未上釉的坯体,烧出来直接是上釉的结果,光亮又滑嫩,像是水晶一样的透明。

备前烧能够达到发亮是最基本的,真正有价值的是“火痕流串的颜色”,比较常出现的颜色是红色、橘色、一些火痕的亮银色、粉金色、光耀色。再上去的颜色则为焦黑色、紫金色、粉金色、黄铜色、一些难以看到的颜色,再进阶还有其他变化的颜色,呈现另一种不同的层次美感。

古时候的台湾柴烧壶大多采用非常古老的茶具烧制技术制作而成,因而没有如今的台湾柴烧壶这般晶莹透亮。现代的台湾柴烧壶将古代技术和现代科技融合在一起,互相结合。台湾柴烧壶以日本瓷土制作、再运送到山区经过三天三夜的烈火淬炼而成,在坯体烙下火痕、色泽、薰烧和落灰集结于不同部位的层次美感。因此,可以说每件台湾柴烧壶都是独特的唯一。

宜兴柴烧:

宜兴柴烧的大师们采用的是宜兴的原矿紫砂,采用的是更古老的氧化还原烧法,由于窑内的气氛和温度的不同,产生色泽变化多端的自然落灰釉面。而且落灰在强还原时是叠色的,并非单一色彩、加上紫砂原矿丰富的矿物质与不同层的落灰叠起来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层次感和色彩更加丰富。更难的就是落灰烧成像釉一样的结果,烧出来直接是上釉的结果,光亮又滑嫩,像是水晶一样的透明。

总结:

台湾柴烧:使用的材质是日本瓷土或者台湾本地的瓷土、高岭土,其主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由于矿物质较为单一,化学反应后色彩变化也较为单一。

宜兴柴烧:主要产地在丁蜀镇黄龙山,每一个地段的矿岩颜色各异,紫黄红绿白黑等或二者颜色兼有被称为五色土。由于所含的化学成分各异,主要成分有二氧化铁,二氧化锰:,二氧化锌,二氧化铝,二氧化钠:,二氧化钙:,二氧化镁。所以每种颜色的砂料在烧制过程中,灰釉与不同矿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气氛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和肌理效果,其出乎意想不到的色彩变化。

透气性和吸水性:紫砂之因为闻名是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具有又气孔达到透气而不水。在不改变其分子结构的前题下,紫砂的透气率为34%,吸水率为2.5-6%,是绝佳的泡茶神器。瓷土、高岭土本身黏性大,经过高温烧制后已经达到玻璃化,因此,用它烧制出来的物品测试,其吸水率只有0.5%以下,透气率几乎为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宜兴紫砂柴烧和台湾柴烧大有不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69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