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冲泡 » 正文

茯砖茶如何冲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9 12:3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91
内容摘要:撬开5g茯砖茶备用,准备公道杯、盖碗各一只,一壶开水,先用开水将盖碗等茶具烫洗一次,接着将5g茯砖茶投入盖碗中,之后开水注水,注水的方式为定点注水,水温为100℃,注满水后将第一泡倒掉(洗茶),再次注水后,5

撬开5g茯砖茶备用,准备公道杯、盖碗各一只,一壶开水,先用开水将盖碗等茶具烫洗一次,接着将5g茯砖茶投入盖碗中,之后开水注水,注水的方式为定点注水,水温为100℃,注满水后将第一泡倒掉(洗茶),再次注水后,5s左右即可将茶汤倒出,之后细细品饮。

茯砖茶的冲泡技巧与步骤

一、备茶

首先将茯砖茶,置于无异味,洁白的纸上或者平放在茶盘上。茯砖茶,呈砖块状,茶身较紧,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砖面色泽黑褐或黄褐色;且发花量多,颗粒大,干嗅有黄花的清香,则为好茯砖。

用茶针或者茶刀撬散茯茶时,要尽量保持茶叶的完整性;;一手按住茯砖,另一只手拿茶刀从茯砖的侧面入刀,插入内部,要顺着茶叶的压制纹路,往一侧用力,撬起取茶。

注意:撬茶时一定要温柔,用力不能过猛。如果是机制茶,可以从侧面撬开;如果是手工茶,可以从正面撬开。

撬取5克左右,喜欢味浓或品饮人数较多时,可适量多取。

二、茶具

好茶配好器,冲泡茯砖茶,宜选用粗犷,大气,或可过滤茶汤的茶具。

一般用盖碗、紫砂壶、陶壶或飘逸杯等冲泡,外加公道杯和品茗杯(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

三、择水

泡茶用水,宜选用软水,泉水、纯净水、矿泉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优选山泉水,山泉水所含矿物质较多,口感甘甜;既能将茶的滋味完美地释放,也能将汤色完美地展现。

用煮沸后的自来水泡茶是很不好的,因为自来水中氯化物的气味很重,有损茶汤的滋味和香气。

四、水温

将水煮沸,刚煮沸起泡为宜,且不可鼎沸。水温的高低,对于冲泡茯茶非常地关键,可以直接影响到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茯砖茶用料成熟,必须用100℃的沸水冲泡,才能将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激发出来和内含物质的析出。

五、温杯

泡茶前不要忘记温杯,用开水认真的将盖碗以及茶具烫洗一遍,祛除异味,提高盖碗的本身温度,尤其是在冬季温就非常必要,温杯之后快速倒掉水。

这一程序,能让茶叶在温暖的环境中苏醒过来,也有利于茶叶中的色香味的发挥。

六、投茶

投茶量的多少,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冲泡茯砖茶,一般110ml的盖碗来讲,投茶5g足矣。茶汤的清淡或浓郁,要根据个人的口味来调整,一般5g刚刚好,同时也可以调整每次冲泡的时间,加以配合。

多冲泡几次,大致,也就知道要放多少茶叶了。

七、醒茶

要想泡出一杯好喝茯砖茶茶,首先要充分地醒茶。醒茶又分为:冲泡前的干醒和冲泡时的湿醒。

1,干醒茶,是指通过改变茯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凝聚茶香的目的。

冲泡之前,可将短期内要喝的茯茶撬开,并放入紫砂罐或牛皮纸袋中,进行1-3个月的醒茶。

2,湿醒茶,通常也被称为润茶或洗茶,在干醒茶的基础上,用水及温度帮助叶片舒展,使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有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茶叶的最佳品质,并洗去茶叶在各个环节中附着的浮尘。

注水时要温柔,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地翻腾。

如需醒两次者:

第一次醒,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醒茶的水温,3-5秒后,将茶汤倒掉。

第二次醒,可以适当地降低注水点,提高水温醒茶,醒茶后应尽量地沥净茶底。

醒茶要快,能唤醒茶香既可,无需泡出茶味。

在湿醒茶时,请将置茶的盖碗开盖放置,则有利于杂味的溢出,也便于叶底的降温。

八、冲泡

冲泡茯茶时要定点注水,且缓慢地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子把橙黄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了。

九、出汤

头三泡茶要淡喝,所谓淡喝,就是指在1-5泡时不要泡太久,一般5s即可出汤,否则,浓度太重,则会影响到口感。茯茶较耐泡,而且越泡越香,十余泡之后依然风味不减。

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可适当地延长泡茶的时间。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要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了很多的不稳定性。

十、品饮

出汤时,要低倒,快速,防止茶香飘逸;建议使用公道杯。茶汤的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地融合。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品茗杯里,即可闻其香,观其汤,品其味。

汤色金黄明亮,如陈年的洋酒,无沉淀,浑浊,极具观赏价值,滋味纯正,浓浓的菌花香,且带有明显的松香。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茯砖茶如何冲泡”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08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